「染分」染因:生命體初生是標準的「淨分~自性清淨」,但是為了維持生命同時具有「求生欲」,諸多的慾念、慾望本諸人性,《荀子、禮論篇》說:「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從不同焦點的《性惡篇》人性本惡理論卻也根據這一點立論~均從「染分」立論(孟子性善論則從『淨分』立論)。這裡必須指出「慾望」若是僅止於維持、安頓生命而知所節制,對「佛體」而言,這種「染分」是必要的。問題就在「知所節制」是須要「大智慧、定力」的修為,這「修為」即是《寶性論》中僧寶「八德」中的「如理見、如量見、自我見~悟德」:
一、如理見:「理」指事物的法性;能「見道」而破除「見惑」就能獲得「人法無我」的「性空之理」。
二、如量見:明見事物大小、輕重、、、量化對於「因果善惡報應」等各種事相的智見。見、修二道的事相智慧,因具有五眼、六通等明見事相的智能,比世俗智見(對於如幻的事相只僅於皮毛之見)高明多多。
三、自我見:開悟見性之後,慧日初生,明見自己的「根道」因緣果報而有「離垢清淨的大智慧、定力」。
以上三項統合稱為「悟德」~內在的智慧正見功德,即道諦功德。但是見道以下「未悟的眾生」,悟不到自性,見不到自己的根基和道的層次,眼前漆黑一團;任憑「深如谿壑的慾望~貪欲」驅使,深化「染分」成「污染」(超過人體的需求。最常見到的是:三酸甘油脂、膽固醇、血脂肪、、、過高)造成「貪著」、「滯礙」「俗氣」之體:
「貪著」:「貪」居諸「污染」「煩惱」之首,有貪就會有「瞋恨」,其它煩惱均因「貪瞋」而起,因此,「貪」是罪魁禍首,故在佛經中常以「貪」代表諸煩惱。
「滯礙」:道體受「污染」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滯礙」。「滯礙」有客觀上「時空障礙和物性障礙」,例如:時空思維:人體老化(功能退化出現新陳代謝障礙)而有的物性障礙(如思路障礙的老年癡呆症等);另一種是主觀上「認識、意識型態」上的虛妄執著,所造成的「污染、滯礙」。
一般認知的「染分」均指深化「染分」成「污染」而造成「貪著」、「滯礙」「俗氣」的身體。若仍屬於「三善道」階段,便有「斷德~離貪著、離滯礙、離俗氣~解脫功德、滅諦功德」(醫治好)修成「二淨」的可能。
所謂:「相隨心轉」的「心」即指「心念、觀念、意念」(心理上的虛妄執著),「相」會跟著「污染、障礙」而改變(出現病象、病色、病脈等);相反的,「心理、觀念、心念、意念」改變,「相」也會跟著「新觀念」的指導「行為」而轉變。所以要改變一個人的「相」,必先從他的「心念、意念、觀念」著手(改變他的生活、飲食、用藥、養生等觀念),才能達到真正的轉變。換句話說,「心念、意念、觀念」是塑造「陶土、器皿」的「心手」,鑄範「陶土、器皿」成「方圓」全靠「心手」。同理,一個人的道體會出現「滯礙」是「心念、行為」所造成,「滯」就是智見上的「目光」滯留在某一點上,思路不能開闊作全方位多焦透視;「礙」就是阻礙智見的深度和廣度。「所知障」就是阻礙智見,使得「道體受污染」不能「暢通無阻」。
「俗氣」:通俗習染,那些「人云亦云、道聽途說」「好逸惡勞」「貪圖名利」、「分別心」、、、營私等低級趣味~缺乏利眾慈悲、追求自享之樂的行操。
若能將以上三項受無明虛妄顛倒意識所產生的貪、恨、疑、慢、邪見等煩惱的影響(光明心變得混濁不清~就像一潭清水流進污泥濁水,變得混濁不清一樣)轉變「心念~轉法輪、慧光普照」「去染」(污染~帶垢光明心變清),叫做「離貪著~斷絕貪欲」、「離滯礙~破除見惑所知障」(按中觀自證派的觀點,十地修道中二障同步破除)、「離俗氣~脫離通俗氣息而回到大慈大悲心、菩提願心和行心等大乘聖僧功德。」即昇華到「聖僧、菩薩~光明、清淨」境界。
「菩薩」:在修習的過程裡,第二境界叫「菩薩、聖僧」,
老師
回覆刪除佛學的另類心得《一、二、三》寫得極好 不是另類 法本有色空 而色空本是如一
身體、行為、物質、實踐是色
思想、積極、精進、智慧是空
當下念頭的生.下一念頭的起
前一念頭的死.即是生死
生死不斷.煩惱不死.煩惱即是輪迴
是空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