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成功與詩教、寫作之思維訓練課程:心得範例

Avery企一甲497701340 廖芝瑩


老師下面這兩篇是你說要傳上來的文章喔^^


2009/04/28 23:38:52


Avery


美感經驗-內模倣心得


                  初乍看見「內模倣」這個名詞時,我就如同劉姥姥進入大觀園一樣,一無所知卻充滿好奇。內模倣聽起來就像是人體中某個器官般奧秘,在這篇文章中我不僅僅學到了何謂內模倣,更不自覺得在閱讀的同時,重新省思了自己的生活。


              其實內模倣並非如此遙不可及、高不可攀,而是無時無刻發生在人們的生活當中,亦算是美感經驗、移情作用的延伸,不禁使我回想起許許多多自己的例子……。記得在高中時期的我正瘋狂迷戀社團,管樂社社辦就在我每日放學習慣性的固定拜訪後,成了我的另一個家,亦是難過時的避風港。在管樂社社辦,社員們就像個大家庭般,每天大家拿著自己的樂器一起練習、合奏,在練習空暇時,我們常分享彼此對於生活的看法,練習後的晚餐消磨時光,成了我每日最大的盼望,同樣的生活步驟成了我生活的規律及重心。那段和社團的大家在一塊兒的幸福,是我高中生涯裡最充實最快樂的回憶。現在每當我看見薩克斯風、聽見薩克斯風或其他管樂團的演奏、聽見響亮的鼓聲激昂、看見管樂團的室外遊行、或再度聽見任何我曾吹過合奏過的曲子……,都會讓我憶起那美麗的高中歲月,那些年在華陽崗上的開心日子。任何關於管樂的東西,從無任何感情到現在能睹物思事任何關於管樂的東西,從無任何感情到現在能睹物思事,就像移情作用般睹物思人、思事,那是一種無法用言語確切表達的神奇感情寄託,如此的不可思議!


              可是在尚未閱讀「內模倣」這篇美感經驗分析之前,我卻從未思考過類似的議題,以前總認為這不過是人人皆有的普通感觸,是沒有任何討論價值及意義可言的,一切感觀看法皆屬反射的一種,但是這樣的自以為是卻在讀文章後被瓦解了!原來這些現象是可以用理論加以佐證、說明的,原來在古時候造成社會大轟動的「少年維特的煩惱」此書,竟和內模倣脫不了關係,就連孩童們嬉戲都能成為例證,讓我驚嘆不已!原來人的思維是如此的不可思議,在體內的潛在基因其實正是人們複雜感官生活的原因之一呀!


               另外,當我們以立普司觀點下的內模倣去觀看美術館裡的米羅雕像時,會發現其實身體上的殘缺竟是在藝術的衝突間取得了一平衡點,即是所謂「運動中的平衡」,一個看似普通的雕刻藝術作品,其實內涵意義深奧廣大!這是以往的我對西方藝術雕刻中人體經常性身體殘缺、不完整一直無法理解透徹的部分。在看完美感作者的解說及各教派中不同的觀點後,我從前對於藝術或生活的看法及印象隨之產生了大逆轉,不論各個思想派的主張觀點差異性多大,我想我在從各個角度的面向切入去剖析研究事情的當下,所接受的不同思考模式帶給我的各式衝擊,皆讓我從中獲益良多,彷彿自己在不同時代的人體中寄生般,我體會到在日常生活中無從感受到的特別經歷。


              其實美感的衝擊和在各個衝突點間努力取得的新平衡點在在環繞於我們生活周遭,我們所生活之處是充滿著各式的美阿!只是人們被一成不變的生活麻木了,逐漸失去了挖掘發現的能力,亦或是「身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我們被凡塵俗世所汙染封閉的內心,否定了所有美的一切。然而在讀完文章後,彷彿自己又被拯救了般,我認真地反省自己不該屈服於種種壓力下,不該再被壓力壓得喘不過氣,應適時紓壓,多去發掘生活的美好,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有意義!


2009/04/28 23:23:58


Avery


山水審美之要領心得


    「人是自然的一部份」這是老師在文章裡所提及的觀念之一,然而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卻讓我省思了很久。在這廣大無邊的世界中,人是如此的渺小,卻總是自大地認為人類就是這個宇宙的主導者,自私的想把萬物獨佔己有,土地隨意開墾濫伐,樹林被殘忍的怪手一棵棵連根拔起,許多珍貴的花草樹木及奇珍異獸,少了樹林的庇護而隨著建築物一棟棟完工凋零殘破,可憐的動物們被迫不斷遷徙尋找容身之地,漸漸地亡族絕種。至於失去了花草樹木的大地,彷彿掉光了毛髮,當大雨來臨時只能光禿禿地任由雨水強勁沖刷,因而造成了嚴重的土石流。人們卻鮮少自責羞愧,反倒責怪起大地如此不堪一擊、、、。然而大地卻不計


前嫌地依舊努力製造美麗風景供這世間萬物欣賞。


              其實在讀完這篇文章之前,我並沒有很認真地看待這個世界的各種美,只是麻木的過著生活,嚴重地缺少好奇感、新鮮感以及發現。這篇文章帶我認識了這世界的另一面,我訝異的發現原來山水之美處處皆有,還能分門別類呢!其中我感觸較深的是幽深之美及曠遠之美。還記得兩年前的暑假,我和爸媽沿著深山步道走進了一片幽竹林中,不解風情的我問媽媽這片竹林究竟特殊在哪裡?媽媽卻叫我用心感覺。我的心情十分不悅,卻只能心不甘情不願的試著感受,就在這時候,一陣風迎面而來,涼涼的風把竹林吹得聲聲作響,乍時一片沙沙低語又如孩子們正嘻嘻哈哈地和風玩著追逐遊戲。正當風吹得正起勁時,一切又忽然停止,喧囂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四周一片靜默,很乾淨很平靜卻不死寂,像交響樂團的指揮握著指揮棒停留在空中等著空氣中的樂音那份激昂之感深植人心到最後繚繞殆盡一般,我紛亂的思緒就如同經歷了一場華麗冒險,最後神奇的平靜了下來,望著這片蔭綠的竹林,我敞開心胸,盡情的體會著大自然的奧妙。好美!就像來到了人世間的桃花源,能暫時遠離塵囂、超脫世俗,這樣的異常專注祥和之感使我久久難忘,每憶起這段往事仍舊歷歷在目。


              至於曠遠之美,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不久前的暑假,那是我第一次坐上飛機離開台灣,那天的天空很漂亮,是清澈的藍天白雲,我看著自己慢慢離開地球表面,我驚嘆著卻同時也害怕著,感受到自己有多麼的渺小,飛機不斷上升直到進入平流層,我們飛入了雲堆裡,那是小時候的夢想,能夠坐進雲堆或到處飛翔就像厲害的孫悟空一樣。看著地面上的建築物越來越小到完全被雲層遮住,我忽然之間深切地體會到這個世界的廣大,就如同小時候爸媽帶我去爬山,爬到最高的涼亭俯瞰著地面小鎮一樣,站在高處,才能夠明白自己該做的事情還有多少,才能夠放寬心胸、開拓自己的視野及目標,而不該斤斤計較。正如老師所提及:「能領略宇宙之大和人生本質,激起雄心大志」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由上而下觀看著這廣闊世界,真會使人能激起更多面對難關、挑戰的毅力與勇氣!


              關於山水的各種美,老師所舉的詩句及例子讓我仿若身歷其境般,使我了解到人應該活得更豐富、更有趣,而不是死板板的過完一生。多一些人生閱歷,多一些對藝術的品味,會讓人生更充滿希望,期盼能有越來越多人欣賞這世間的美,使每個人心中都能擁有自己的桃花源,林木蔥蘢、生意盎然。


2009年4月26日 星期日

評論「洗腎王國」:台灣醫政到底怎麼了!?

「洗腎王國」:台灣醫政到底怎麼了?


根據報載:中央健保局廿四日公布前廿大門診疾病排行榜,洗腎、牙科、感冒、高血壓、糖尿病為前五大,一年花費逾一千三百億元,占健保總支出近三分之一。其中洗腎首度超越牙病,僅門診就花掉三三八億居榜首,台灣已成了名符其實的「洗腎王國」。


健保局副總經理李丞華指出,牙科相關疾病一直是第一名,今年慢性腎臟病首度成為國人第一大疾病。主因是國內洗腎技術好,病患存活長,加上人口老化,洗腎人口持續成長,費用也跟著上升。


台灣洗腎人口逐年成長,從九十六年的五六○九○人,成長到去年的五八七二六人,每位洗腎病患,一周洗三次,一年約花費六十萬元。


由於洗腎商機大,全民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建議,病患洗腎前應多聽其他醫療建議,例如香港非常鼓勵腹膜透析,台灣仍以血液透析,醫界也有必要檢討病人是否有提早洗腎之嫌。


評論:健保局副總經理李丞華和全民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的「說明」,分別從不同角度、立場、焦點來說明造成「洗腎王國」的原因。由於兩造的「說明」過於簡略,無從看出「問題」的真正原因。健保局副總經理李丞華的「說詞」,卻令有識者「啼笑皆非」「嗤之以鼻」,他說:「今年慢性腎臟並首度成為國人第一大疾病,主因是國內洗腎技術好,病患存活長,加上人口老化,洗腎人口持續成長,費用也跟著上升。」如果是這個原因,那麼我們的「醫政單位」「尸位素餐」怠責失職,置國人於「水深火熱~洗腎等之病苦」「倒懸」之中而不去「解懸」;使得「健保局副總經理」級的人物說出:「洗腎技術好」是「洗腎病患」增多的主因。若是「由於洗腎商機大」而利用「洗腎技術好」來製造更大的「商機」,那就更「匪夷所思」了。


古人說過:「仁人者,人道之大本!人無仁義,則倫理滅,與禽獸何異?」無論從政、從商、從醫都要按照天理~規律來辦事,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鬼谷子所謂:「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雖成必敗!」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可是我們醫界弄到「洗腎王國」的地步,「醫政」單位不知檢點,卻說成:「洗腎技術好」是造成「洗腎病患增多」的主因,無異於孟子所說:「刺人以兵,、、、非我也,兵也。」一般荒謬。老子說過:「佳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健保!健保!!三十年來,國人的健康指標竟是「健保實施二十年看病生病人數增加數倍~國人一年看病十五次」!醫療花費增加數倍(或超過十倍以上)!僅去年「洗腎」「門診」就花掉「三三八億健保費」居榜首,台灣已成了名符其實的「洗腎王國」。天理何在?仁義倫理何在?(註一)(由於資料太少,不能多作評論。歡迎提供相關具體資料,以作補充、修正、深論之用)


 


註一:今人李燕杰說過:「如果不是人,怎能做人事?如果不是好人,怎能做好事?如果沒有成功者的素質,怎能成就偉大的事業?、、、所謂做人,就是說:一不能違天理;二不能昧良心。天理~是萬古不變之理;良心~是人類應有之心;天理是大公至正之理,良心是為善不為惡之心。」(走近智慧:清華大學出版社134頁)「素質好的人,容易形成好的人生,所謂人生的價值,在於創造一個有價值的人生。素質好的人,對社會貢獻大;素質不好的人,就可能危害社會。」(144頁)「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有兩大關口:一是艱苦的磨難,一是在初有成效時物欲的誘惑;有人說前者如攔路虎,後者如美女蛇;戰勝前者需要經受考驗,戰勝後者需要經受更大的考驗。、、、一心追求物欲的人,必然鑽到錢眼兒裡不能自拔;錢眼兒,也許是走向天堂之門,也許是通往地獄之門。極端貪欲之人,必然是極其自私的人;貪得無厭的人,必然被利欲所吞沒。」(146)「世界上最大的愚蠢是欺騙;、、、善於偽裝的人,總離不開假面具;戴著假面具,可光耀一時,拿掉假面具,則悲悽一世。」(166


 


附錄:


10年新高 國人1年看病15次 腎病乳癌成長率高


更新日期:2009/04/24 12:35


國人門診平均就醫次數創近十年新高!中央健保局統計,去年每位國人一年平均看了15次門診,在前20大門診疾病中,以慢性腎病、牙病以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位居前三位,值得注意的是,腎臟病、乳癌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就醫次數成長率上升快速,升幅達5%13%,由於人口老化,未來看診次數預估會持續上攀。(徐韻翔報導)


國人年度門診就醫平均次數刷下近10年新高,依據中央健保局統計,97年度,平均每位國人1整年,跑醫療院所看門診的次數共計15次,包括西醫12.1(包括預防保健檢查)、中醫1.6次以及牙醫1.3次,比起過去十年每年平均14次左右相較,突破15大關,門診就醫次數進十年趨勢逐年增加。


依據96~97年門診前20大疾病統計分析,最多病號的前三大疾病,慢性腎衰竭由96年的第二名,暴增向上首度登上榜首,成為國人看診疾病的最大宗,牙齒疾病位居第二,與腎病排序互換,第三名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中央健保局副總經理李丞華表示,前20大門診疾病中,腎病的成長率達13.9%、乳癌成長率10.09%,高血壓以及糖尿病也都有5~6%的成長,這些疾病值得被注意,隨著人口持續老化,慢性病增多,就醫次數持續增加恐怕是難敵的趨勢。


不過,全民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質疑,國人平均就醫次數超過15次,次數的內涵卻不一定夠紮實,像是一些病患掛號只為了看檢驗報告,與醫師見面時間短,國內若能建立「通訊看檢」制度,例如抽血檢驗報告正常,醫院可透過打電話、寄電郵與明信片等方式,通知病患,報告有異,再通知病患回診,如此一來,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與門診掛號。


首度超越牙病 健保前5大門診 洗腎躍居榜首


更新日期:2009/04/25 03:07 張翠芬/台北報導


中央健保局廿四日公布前廿大門診疾病排行榜,洗腎、牙科、感冒、高血壓、糖尿病為前五大,一年花費逾一千三百億元,占健保總支出近三分之一。其中洗腎首度超越牙病,僅門診就花掉三三八億居榜首,台灣已成了名符其實的「洗腎王國」。


根據健保局統計去年門診前廿大疾病依序是洗腎、牙齒相關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壓(無併發症)、糖尿病(無併發症)、椎間盤突出或下背痛、糖尿病有併發症、高血壓有併發症、肌肉軟組織病、冠狀動脈心臟病、上呼吸道疾病、挫創傷、情感性精神病、急性支氣管炎、退化性關節炎、乳癌、過敏、扭傷拉傷、精神分裂症、白內障。


彙整相關疾病分類,洗腎花錢最多,去年共支付了三三八億在洗腎門診,較前一年成長八.七一%。其次牙科三三七億、呼吸道等感冒疾病二九○億、高血壓一九二億、糖尿病一五三億。


健保局副總經理李丞華指出,牙科相關疾病一直是第一名,今年慢性腎臟病首度成為國人第一大疾病。主因是國內洗腎技術好,病患存活長,加上人口老化,洗腎人口持續成長,費用也跟著上升。


台灣洗腎人口逐年成長,從九十六年的五六○九○人,成長到去年的五八七二六人,每位洗腎病患,一周洗三次,一年約花費六十萬元。


由於洗腎商機大,全民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建議,病患洗腎前應多聽其他醫療建議,例如香港非常鼓勵腹膜透析,台灣仍以血液透析,醫界也有必要檢討病人是否有提早洗腎之嫌。


此外,乳癌及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就醫次數成長率均上升快速。


李丞華表示,乳癌病患門診費用成長率高達十四%,是廿大疾病中升幅最大,顯示乳癌有年輕化的警訊。


近九年來新高/國人去年平均看病15


更新日期:2009/04/25 04:09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根據健保局統計指出,去年國人一年平均看診次數達十五次,創近九年新高。值得注意的是,門診「洗腰子」總支出金額首次打敗牙齒相關疾病,位居門診二十大疾病之首。


看診件數 洗腎成長率最高


在疾病看診件數的成長率部分,仍以洗腎十三.三二%最高,乳癌成長率為十.○九%、居第二位,再其次是糖尿病六.五八%。


健保局官員表示,過去國人一年平均看診次數大多落在十四次左右,九十六年平均看診次數為十四.九次,已逼近十五次。九十七年達十五次不算太意外。


健保局副總李丞華表示,由於人口老化及慢性疾病的增加,未來一年平均看診次數將會繼續往上走。李丞華進一步指出,去年經濟不景氣,不過就醫件數還比前年多出近七十萬件,顯見民眾沒有因為經濟因素而不去看病;但根據健保局統計,去年經濟不景氣,精神科看診件數較前年增加了十萬件,成長率約在三%左右。


乳癌治療金大增 衛教須加強


此外,此次的統計也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警訊,即乳癌的治療金額成長率十四.一四%,高居前二十大疾病的第一位,九十七年即花掉三十六.五億。李丞華表示,乳癌衛教及相關篩檢仍需再加強。


全民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認為,次數並不代表一切,例如有些病患掛號只為了看檢驗報告,就要回診一次,國內若能建立「通訊看檢」制度,例如抽血檢驗報告正常,醫院可透過打電話,或寄電郵及明信片等方式,通知病患,報告有異,再通知病患回診,如此一來,即可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與門診掛號。


2009年4月1日 星期三

陶朱公:思維訓練課程之二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多焦透視的內容(中觀多焦透視學):陶朱公:思維訓練課程之二


分類:課程資訊


2009/03/23 12:42


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多焦透視的內容(中觀多焦透視學)舉隅


思維訓練課程之二:


史記、句踐世家(節選)~陶朱公


范蠡句踐,既苦身戮力,與句踐深謀,二十餘年,竟滅,報會稽之恥。北渡兵於淮,以臨,號令中國,以尊王室,句踐以霸。而范蠡稱上將軍,還返國。范蠡以為大名之下,難以久居;且句踐為人,可與同患,難與處安,為書辭句踐曰:「臣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於會稽,所以不死,為此事也。今既已雪恥,臣請從會稽之誅。」句踐曰:「孤將與子分國而有之;不然,將加誅于子。」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乃裝其輕寶珠玉,自與其私徒屬,乘舟浮海以行,終不返。於是句踐會稽山,以為范蠡奉邑。


    范蠡浮海出,變姓名,自謂鴟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產。居無幾何,致產數十萬。人聞其賢,以為相。范蠡喟然嘆曰:「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乃歸相印,盡散其財,以分與知友鄉黨,而懷其重寶,閒行以去。止於;以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無之路通,為生可以致富矣!於是自謂陶朱公;復約要父子,耕畜廢居,候時轉物,逐什一之利。居無何,則致貲累巨萬,天下稱陶朱公


朱公,生少子。少子及壯,而朱公中男殺人,囚於朱公曰:「殺人而死,職也。然吾聞千金之子,不死於市。」告其少子往視之。乃裝黃金千溢,置褐器中,載以一牛車。且遣其少子,朱公長男固請欲行,朱公不聽。長男曰:「家有長子曰家督;今弟有罪,大人不遣,乃遣少子,是吾不肖。」欲自殺。其母為言曰:「今遣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而先空亡長男,奈何?」朱公不得已而遣長子,為一封書遺故所善莊生,曰:「至,則進千金於莊生所,聽其所為,慎無與爭事。」長男既行,亦自私齎數百金。


莊生家負郭,披藜藋到門,居甚貧。然長男發書進千金,如其父言。莊生曰:「可疾去矣!慎毋留!即弟出,勿問所以然。」長男既去,不過莊生而私留,以私齎獻遺國貴人用事者。莊生雖居窮閻,然以廉直聞於國,自王以下皆師尊之。及朱公進金,非有意受也,欲以事成後復歸之,以為信耳。故金至,謂其婦曰:「此朱公之金,有如病,不宿誡,後復歸,勿動。」而朱公長子不知其意,以為殊無短長也。莊生閒時入見王,言:「某星宿某,此則害於楚。」王素信莊生,曰:「今為奈何?」莊生曰:「獨以德為可以除之。」楚王曰:「生休矣!寡人將行之。」王乃使使者封三錢之府。貴人驚告朱公長男曰:「王且赦。」曰:「何以也?」曰:「每王且赦,常封三錢之府;昨暮王使使封之。」朱公長男以為赦,弟固當出也。重千金,虛棄莊生,無所為也。乃復見莊生莊生驚曰:「若不去邪?」長男曰:「固未也。初為弟事,弟今議自赦,故辭生去。」莊生知其意欲復得其金,曰:「若自入室取金。」長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獨自歡幸。莊生羞為兒子所賣,乃入見王曰:「臣前言某星事,王言欲以修德報之。今臣出,道路皆言之富人朱公之子,殺人囚,其家多持金錢賂王左右,故王非能恤國而赦,乃以朱公子故也。」王大怒曰:「寡人雖不德耳,奈何以朱公之子故而施惠乎?」令論殺朱公子,明日遂下赦令。


朱公長男竟持弟喪歸。至,其母及邑人盡哀之。唯朱公獨笑曰:「吾固知必殺其弟也。彼非不愛其弟,顧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與我俱,見苦,為生難,故重棄財。至如少弟者,生而見我富,乘堅驅良,逐狡兔,豈知財所從來!故輕棄之,非所惜吝。前日吾所為欲遣少子,固為其能棄財故也。而長者不能,故卒以殺其弟。事之理也,無足悲者,吾日夜固以望其喪之來也。」


    范蠡三徙,成名於天下,非苟去而已,所止必成名。卒老死于,故世傳曰陶朱公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多焦思維之內涵與應用舉隅     


(生死學與養生之辨證思維~講授大綱  林比文


時間:1999. 5. 28. 下午 200--550


 地點:師大附中--演講廳  對象:師大附中--教師進修)


前言:


. 人的本質:「生死」~養生與宗教(養生:養個人、社會、國家、人類之生;宗教:宗本的教化--本:即人的本質,人生本貌)老子:「出生入死,生之徒十之三,死之徒十之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之三。」這段話概括了自然界的人類從生命的角度去衡量,生命力量:往上提升的佔三分之一,往下沈淪下降的佔三分之一,從生命平順走向逆境的也佔三分之一;這裡頭如果從養生的層面來看,它隱括了生理、病理、醫理、藥理在日常生活中。 (舉隅:空間思維:米開藍基羅:俘虜--瀕死的俘虜和掙扎的俘虜;時間思維:爬頤和園萬壽山後面的「智慧海」~360階:象徵「漸悟和頓悟」是對立而統一的、互根又互轉的逐級上升)


(參閱拙著:理想人格與真善美聖--兼釋羅光校長題字、 羅慧明 先生雕塑的輔大校訓形象造形藝術)


易大傳:「天下百慮而一致,殊途而同歸。」


人本學說、人文主義真義


. 生命宇宙:觀察方法:


(一)前提:「丟開尋常看待事物的方法。」(叔本華)


接著作「觀心」與「心觀」的修為:


1.  觀心(即自我內心的觀照--以神觀道:以心觀道--大道可以無所不包):生老病死~成住壞空(成:創造神,住:保護神~【聖母】;壞:毀滅神(毀)~【最後的晚餐:猶大】【盜跖】;空:毀滅神(滅)~【聖殤圖:把耶穌從十字架上放下來】)


2.  心觀(則是用空明澄澈的心性直照外物;心觀可以無所不達):道「心」發展之規律特性:a.客觀性  b.隱蔽性  c.相對穩定性  d.普遍性與重複性  e.強制性


(二)「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多焦思維(透視)內容(中觀多焦透視學),它是一切辨證論治思維的基礎:


    ◎多焦思維之內涵:


1.  時間思維與空間思維


    時間思維(一劫:三世佛  道貫古今:回溯性思維、預見性思維、現實思維:把現實當作一種過程看待,從歷史和未來的角度把握現實的命運和走向,並把現實當作系統看待,認真研究其時間結構和要素構成):動態性預見性時效性 敏捷性;不同指向:回溯性 預見性 現實性;不同跨度:近期、中期、遠期(近期:急者治標,中期:曲適,遠期:緩者治本)。


    空間思維(德侔天地):多向性 複合性 非對稱性(參閱拙著:論蘇東坡:題西林壁詩);類別:點式、線、面、立體(縱..--三維.多層次.多角度.多方法)


    愛因斯坦:宇宙中既沒有離開空間的時間,也沒有離開時間的空間、時間和空間相互聯繫的基礎是物質及其運動。


2.經驗思維與理論思維


    經驗思維:差異性 直接可行性(適用性) 迅捷性(熟能生巧) 習慣性(連續性) 粗淺性:一種直接把握:對感性材料進行簡單的分析和綜合、抽象和概括,也能從一種現象推論出另一種現象、從一種感受過渡到另一種感受,進而揭示出事物之間的某些聯繫和轉化,但由於經驗思維並沒有對感性材料進行嚴格的、科學的、符合邏輯的加工與整理,因此它沒有達到對事物本質、運動發展的普遍規律及內在原因的認識,而只能是對現象間的個別的外部聯繫的認識。(把握不到「系統整體功能大於要素功能的機械加合」,往往存在較大的盲目性)


    理論思維(基本型式:公理思維和辨證思維):抽象性 自覺性 間接可行性 系統性(能夠更深刻地把握客體的本質,對實踐具有重要指導作用,有助於提高思維能力並具有預見未來的功能)


    兩者相互區別、各有特點,又相互聯繫、彼此依賴;一方面,必須堅持以經驗思維為基礎(因為經驗思維所獲得的大量、具體、現實的感性材料,是理論思維得以形成和實現的必不可少的條件:素材、源泉越豐富,理論思維也就越深刻);另一方面,又必須堅持把經驗思維昇華為理論思維;經驗思維自身所固有的侷限性,只能靠上升為理論思維來彌補。


3.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


    形象思維(感性認知):形象性:媒介、工具反映形象、通過個性反映共性;向理性形象認識的過渡(理性形象認識,意象 聯想 想像~向實踐的飛躍)。


    抽象思維(理性 邏輯 理論):抽象性和概括性、能動性和間接性、邏輯性和系統性;其過程:1.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首先比較-其次分析與綜合-再次抽象和概括)2.從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 


    兩者各有所長,相互滲透;分則具損,合則兩全;發展形象思維,強化抽象思維。


4.常規思維與非常規思維


    常規思維:具習慣性 程序性 穩定性 迅捷性 保守性;其積極作用:靈活要求不合常規者,穩定規範的操作;其消極作用:教條式的搬用過去的經驗,恪守線性呆板的思維模式,安於現狀,不思進取。


    非常規思維:具隨機性、開放性(從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多側面來觀察和思考問題-多樣 靈活 變通)、求異性:歷程性機制分三個階段:問題期-疑惑期-豁朗期(頓悟)--逆向思考


    兩者是相對的辨證關係--就思維客體的屬性而言,兩者之間折射著共性和個性的關係--思維運用而言兩者之間乃是原則性與靈活性的關係:運用常規思維提高把握共性的效率,運用非常規思維開發挖掘個性的創造力;在繼承與創新的關係中堅持二者的統一。


5.日常思維與科學思維


    日常思維:從思維載體來看,形象是進行日常思維的主要細胞;從思維類型來看,直覺思維是日常思維活動中經常運用的一種型式;從思維特徵來看,從經驗出發進行判斷的情形在日常思維中最為普遍;其過程:信息感受、分析、比較、綜合、下結論等幾個環節:即信息處理~思考、判斷~檢查、驗證階段。


    科學思維:1.科學性-定性判斷,定量分析,未來發展的可能性進行多方面的思考,並提出多種方案,從中選擇優化方案;2.全面性:從全體總和出發,綜合運用各種思維方法作整體、系統的聯繫;3.邏輯性4.創造性


    改造日常思維,逐漸實現日常思維科學化、現代化


6.靜態思維與動態思維


靜態思維:絕對靜態(僵化、封閉、保守、排他性)和相對靜態(相對靜止、穩定的反映)。 


動態思維:基本特徵-開放創新型、整體地廣泛性、快節奏(緊迫)時間觀、流動轉化型、對比擇優性的特徵。


1.動與靜是對立又統一,聯繫是事物的靜態,發展是事物的動態;二者是靜中有動,動中有靜,互為條件、互為補充、互為作用的。 2.從感覺出發,充分體現客觀事物的本質 3.運用思維的一般規律,做到靜態思維與動態思維的有機結合 4.要以科學的思維方法作指導,準確利用現代的思維方式:系統論方法、信息論方法、控制論方法(控制論的特徵:1.信息化特徵、反饋的特徵、動態性特徵、最優化的特徵)5.把握思維條件,注意思維效果反饋


7.橫向思維與縱向思維


    橫向思維(截取歷史的某一橫斷面來展開比較認識):具共時性、橫斷性、多維性(從多角度、多層次、多方位做矛盾分析和整體綜合)、開放性;基本方法:1.要注意事物的相互聯繫,防止孤立、片面地看問題2.必須著眼於全局,在系統和要素的互相聯繫中進行具體分析3.把握系統和環境的關係,使系統在環境的改造中得以優化。 


    縱向思維(偏重於時間和歷史的角度進行對比認識):具歷時性、同一性、動態性、預見性;基本方法:1.注意事物發展的連續性和階段性變化2.要以正確理論作指導,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3.著眼於未來,善於用對未來的取向來指導現在。


    兩者結合起來,以增強自己思維的科學性、全面性、準確性。


8.定性思維與定量思維:事物的質和量是相互制約和統一的。質是具有一定量的質,量是一定質的量。


    定性思維(定性中的「定」,就是確定、判斷的意思,「性」是指事物的性質和屬性。):分析時注意:1.要根據事物的實際情況和實踐需要去分析,2.要分清主要與次要的性質,要抓住問題的本質和關鍵,把握事物的性質。具體方法:1.基本因素分析法--確定認識對象--分析並找出與認識對象有關的基本因素--調查研究這些基本因素的歷史和現狀,分析它們之間的關係,找出它們相互關係的基本形式,研究它們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以質的分析為主,參照有關的技術經濟係數--確定關鍵問題,制定相應決策;2.頭腦風暴法(以專家的創造性邏輯思維來認識事物的方法):分為兩大類:以專家個人「微觀智能結構」,通過創造性邏輯思維來認識事物的方法,亦稱「個人分析法」或「個人頭腦風暴法」。以集體的「宏觀智能結構」亦稱「專家會議法」或「集體頭腦風暴法」。


    定量思維(是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是社會科學數學化趨勢的要求,也是思維方法現代化的要求)定量方法,及對事物進行數量分析掌握事物的數量關係(如:「生之徒十又三,死之徒十又三,、、十又三。」「胸中有數」~輪扁斫輪的故事);任何質量都表現為一定的數量,沒有數量也就沒有質量。定量分析時注意:1.必須求得實際綜合的數字,不能根據主觀願望、片面的情況確定數字--瞎指揮,瞎誇大;2.要分析掌握事物的總的數量關係;3.事物中多方面的量也有主次之分,要認識不同的量在全局中的作用。  具體方法:1.數學方法:進行科學抽象的工具、進行計算的工具、從量的方面描述客觀規律的工具;2.電子計算機方法:是社會化的趨勢,用數學語言來反映問題的本質特徵。  思維的對象:一般表現為必然、偶然、模糊三大類:1.必然--事物的變化服從確定的因果關係,從前一時刻的運動狀態可以推斷以後各時刻的運動狀態,在數學上通常可以用各種方程式來表達;2.隨機-偶然:隨機現象服從統計規律;3.模糊現象:沒有明確的數學界限,如:「數量很大」。


    兩者互為前提、相互補充、相互規定和轉化。


9.求同思維與求異思維


    求同思維(求同就是把握對象的共性或共同之點):其基本特徵:肯定性、收斂性(它不排除不同認識,但要求以共同認識為基礎而統一行動)、程序性;積極作用:1.能強化已有的認識成果,2.比較省時省力(承繼性、直接性),消極作用:保守性-拘守傳統習慣和舊的模式。 


    求異思維(求異:1.求同中之異.2.求獨到之異--差異性、特殊性、現象與本質的不一致性為研究對象的一種思維方式和理性認識活動):1.否定性--不迷信教條、不盲從權威,從反面加以思考、分析、審查、、以對現象的再認識,達到更深入地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目的;2.獨特性:為求得與眾不同的新認識--開拓、創新、獨到--獨具慧眼、遠見卓識;3.開放性:雙向--對已知否定、對未知開拓--沒有固定的思維程序、工具、途徑,而是在多種可能中摸索、試探、反覆探討的過程;4.多維性:客體--過去、現在、未來;為我之物、自在之物;錯誤的東西、目前被人們認為是正確的東西。角度--橫向觀察、縱向觀察;順向方面認識、反向方面認識。方法--發散式、收斂式--懷疑、猜測、假設、聯想等。運作類型:輻輳型、輻射型觀察;運作方式:1.新穎的假說(假設);2.深刻的聯想--對比、接近、相似;3.生動的想像: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運用求異思維:能產生認識上的突破;從認識意向(有強烈的好奇、求新、否定、開拓等)、角度、方式(輻射、輻輳、反向、假設、聯想、想像)等上看。能夠發現、糾正錯誤,堅持真理。 


    二者兼顧:從同中求異,堅持思維的開拓性;由異求同,堅持思維的歷史性:集思廣益,求大同存小異~求本質上的大同,存非本質上的小異。


10.後饋思維與超前思維:(過去佛VS未來佛)互根互轉


    後饋思維(向後反饋--只與過去的歷史事物去比照,從而總結經驗的過程,堅持用歷史的聯繫、傳統的力量和以前的原則來制約現在,或根據現在的結果反思其原因和過程,總結經驗、提高認識的思維過程--用先見制約現在或事後反思的思維過程~「能知古始.是謂道紀」):滯後性--指在事後反思總結,或於歷史之後回顧歷史,看到傳統、習慣因而在時間上屬於滯後型。指向性:把現在指向過去~「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忌:厚古薄今、輕視現實)非現實性  保險性--已有先例、有章可循--變成無所作為。  積極作用:有助於穩定--注意吸收歷史合理的經驗教訓和文化傳統--提高思維素質和水平--閱歷深、經驗豐富、舉一反三、先見之明、「吃一塹.長一智」:藐視歷史,遲早要在現實中碰壁,因為現實永遠無法擺脫歷史,今日之現實正是歷史之折光。消極作用:缺乏創新意識.容易產生反現實的情緒~一種是重大挫折和消極教訓後形成的不良後饋思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一種是心裡老化而形成「貪戀舊日好時光」。 


    超前思維(面對現實.著眼未來~用未來的發展來調整和規範現在~未來佛):豁然性  弗晰性  創造性  靈活性---適應時代大潮之必須,有助於強化創新意識和決策科學化,所謂:「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兩者都是以已往和將來歸化現在的思維過程,因此又具有內在的統一性;這種統一性的基礎就是眼前的「現實」,現實本身是客觀存在,是各種事物具體的複合,是由正在運動變化的主客體所構成的實際事物。但是,現實本身是過去演化來的,因而歷史便沈澱於現實之中,對歷史的思考往往成為服務於現實的一種手段;現實又向未來行進,因而未來又是現實在較後時間的展開,對未來的思考必然依托和效力於現實;從一定意義上說,歷史和未來都制約著、限制著現實,使現實既不能脫離歷史,又不能脫離未來。因此,要對現實有一個實事求是的態度,要堅持近期利益與長遠利益的統一。


11.單向思維與全方位思維


    單向思維(思維之初從模糊的整體出發,必須經過某種單向化分割過程,然後才能上升為綜合整理.它包涵兩種基本類型:實踐中形成的經驗思維模式和理論衍化而成的邏輯思維模式,如:六經辨證、臟腑辨證、三焦辨證、經絡辨證等認識系統):具方面性:從某一方面考察,並加以程序化、規範化。直線性:把複雜事物簡單化、把動態過程靜態化:把事物的某一方面擴大,並充分研究這一方面,這是必要的。教條性:一種方面習慣性思維:用一種模式、一條公式、一項要求、一個步調、一把尺子去衡量,因而不同程度地帶有教條化傾向。儘管片面,它是認識過程中普遍存在著,是思維的一個必要環節,是有著深刻的認識論和社會根源的。它是認識論根源:思維應是充滿矛盾的螺旋式上升的曲線,這一曲線的任何一個片段、碎片、小段都能被變成獨立的完整的直線。(注意:如果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話,就會被引到泥坑裡去,引到僧侶主義那裡去。參見:淺談聖嚴法師的「舍利花、舍利片」)社會根源:政治封建的「唯上是從」,觀念的「唯書是從」,文化的唯傳統論、經濟論等,處事上的中庸型、保守型、依附型等。 


    全方位思維:運用多種多樣的思維形式,從思維的各個層次出發,對事物進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因素、多變量的系統考察過程。也稱多維思維:1.平面的二維思維:是一種比較的、橫向的思維:平面大於直線、橫向拓寬了視野,比較能夠抑制盲目;因此相對於單向思維是一個飛躍;2.三維思維:縱、橫、豎統一的思維方式,如:系統性思維、結構主義思維;3.四維思維:一種時空統一的、螺旋的、相對的、互補的思維方式;4.四維以上的思維叫「超四維思維」即在四維思維的基礎上增加了新的思維,如人:感情、心理、、、等,又叫:直覺、頓悟、人擇、網絡、總體、審美思維等;這種思維是理性與悟性的統一、科學與藝術的統一、合規律與合目的性的統一、是和諧的美的光輝和最高的思維境界。具多向性:發散機制、換元機制、轉向機制,創優機制; 多層次性: 跨越性:思維的進程、對象、條件三方面跨度的加大~加強思維的速度、廣度、靈活度。 開放性:要求多種思維並存,通過「並存」和「爭論」,不斷開拓思維空間,增加思維的有序度。綜合性:1.智慧雜交能力:兼容並蓄、選取前人智慧寶庫中的精華,通過巧妙結合,形成新的認識成果;2.思維統攝能力:把大量概念、事實和觀察材料綜合在一起,加以概括整理,形成科學概念和系統,使大量零散的思維成果更加簡潔,更容易掌握,而內涵更豐富,應用更廣泛;3.辨證分析能力:不僅慣於分析事物的正面,吸取成功的經驗,而且能分析事物的反面,探究失敗的教訓(所謂:「三人行必有吾師」),從中概括出帶規律性的東西,因而拓展了辨證分析能力。 


    思維是由簡單到複雜、由單一到多樣、由低層次到高層次;要辨證地思考問題,就必須提倡全方位思維,並把它和單向思維在現實的基礎上統一起來,及堅持單向思維作為內在環節的現實的立體思維;擴大空間跨度(德侔天地)、時間跨度(道貫古今)、聯想跨度~縱橫座標輻射出去、前進跨度~全面周到又迅速及時,分清主次、抓住主證解決問題。收斂跨度(三十輻共一轂)、實踐跨度(所謂:「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期法輪常轉;挫銳解紛,能善果乎!為和光同塵」)。


12.發散思維與輻合思維


    發散思維(遷移--多個指向、多個起點、多個邏輯規則、多個評價標準、多個思維結論等能夠靈活地變動:正遷移~積極作用、負遷移~阻礙干擾、中性遷移):1.多維性  2.變通性  3.創造性-獨特、突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 4.實用性:(具有普遍性~因為:思維對象的多樣性、認識器官的多元性和能動性、認識工具的多樣性)


    輻合思維(從各方面集中起來--歸納、還原-回向性認識過程):特點:1.收斂性--又稱求同性或集中性--核心地位;2.一維性:思考問題始終圍繞一個中心~統一認識、思想、意志、行動等,從而增強統攝力;3.穩定性:輻合思維一般要在發散思維之後發生,其作法是按照統一的目的對各種思維成果進行歸化整理,因而是一種比較「純」的理性思維,相對於那種充滿聯想、充滿或然性和依據不足的發散思維,其穩定性能便十分突出,或者說保險係數比較大,此外,這種思維把認識歸因、還原為統一的現實來源,也增加了思維主體的心理穩定。  它是一種佔據主導地位的思維形式~因為:目標的唯一性和權威性,個體思維的多向性。


    兩者有機結合的型態即綜合思維:任何問題的有效解決都是在思維發散的基礎上逐漸集中輻合,經過反覆試證、沈澱才確立起來的。1.強化發散思維:擴大思維的空間、時間、轉換、前進跨度;2.端正輻合思維:弱化思維的收斂性,打開輻合思維的枷鎖,科學的創造思維常常是按照發散--輻合--再發散--再輻合的方式進行的。故兩者不僅以實在的狀態相互聯繫和滲透,而且在對立中相互轉化和交替的綜合思維。


 


應用舉隅之一:陶朱公


之二(多焦思維具體應用):1. 四診與八綱:、、、2. 四理「生理、病理、醫理、藥理」與「理、法、方、藥」互根互轉   3. 用藥如用兵:a. 孫子:「夫未知兵之害者,則未能盡知兵之利也。」 b. 老子:「兵(藥)者,不祥之器。」~應用時機及輕重拿捏:「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c. 藥害成風:d. 醫誤率:(參閱拙著:偏頭痛之辨證論治與注意事項)                


.  結論:養生重「王道」~運動(才能避離掉「天主教所稱:人有七原罪~驕傲、毀謗、嫉妒、不貞潔、貪食、懶惰、貪婪」~生病的源頭)、快樂主義(陶淵明、李白、蘇東坡)、禪宗(王安石:才人老去例逃禪--安頓)、小國寡民(老人--時效性)


春風風人:憶恩師~花師 吳國豪老師

春風風人:憶恩師~花師、吳 國豪 老師


分類:回覆讀者


2009/03/25 10:59


木良兄:留言敬悉。


敬從吩咐,寫一段「憶師恩」往事和大家分享。         


    比文謹上   二00九、三、二五  


         春風風人:憶恩師~花師、吳 國豪 老師


晚上九點左右接到花師同學許木良來電,告知他尋覓「先師住房」的經過,起初我還以為是「找到」當年「花崗山宿舍」的住家,後來經過一番解釋才知道是「先師的天堂住處」,真虧木良兄真摯的「深情念舊」感動了我封塵已久的「青少年往事」。時光將「青澀、多夢、歡樂」」的青少年,轉眼間已經「洗禮」成六旬出頭的「蒼髮老人」了。「老人」有一個共同特色就是「喜歡憶舊」,似乎對過去的事情「記憶猶新」,而對眼前的事物「轉身便忘」;「阿土」大概也是因此而對花師的點點滴滴有著「特別的情懷」,透過「科技網路」去「大海撈針」地找到「先師」的「安息處」,還親自到台中給「導師」掃墓,並照了幾張照片想和同學分享,讓大家勾起「往日歡快的回憶」,但是光寄送照片似乎表達不了「心中的千言萬語」,只好發動同學「大家一起來」談談和「恩師」相處兩年的「生活點滴」。


其實這幾天清晨出門,呼吸到「五五年三月花師畢業旅行」時的「台北街頭的晨霧春氣」,那是我第一次上台北,對周遭的每一件事物都像「阿姆斯壯初登月球」般的興奮,那涼涼的「晨霧春氣」在我生命裡是多麼「刻骨銘心」的「生機」畫面,只要遇上這般情境,「花師畢業旅行」就會湧上心頭,屈指一數該有「四十四個年頭」了。那年帶領我們環島旅行的「吳國豪導師」大概也是這個歲數吧!記得遊過「日月潭」轉往嘉南地區「參訪」,我「勞累、著涼、感冒」了,忍了 一兩 天「咽痛、發燒、目赤、疲困、眼神昏昧」,也不知道如何「處置」是好?在車上「導師」慈祥問訊關心,並向車掌 小姐要了一些「感冒藥丸」,吃了一次便好了許多,於是將其餘藥丸隨便一放(不想再吃),這期間「繼續參訪趕路」,沒想到這一愆延,竟拖到回底花蓮還未「痊癒」,回校不久會看相算命的「導師」在「班會導師時間」大談「眼睛露光」(還分紅、白)的事情,蒙懂青澀的我「心有戚戚焉!」似乎導師瞭解我們的「未來命運」似的;對於世事蒙昧的我們也曾瘋過一陣「碟仙」,大家的問題大多環繞著「未明的未來」好奇地「探問」,對於「碟仙」的答案,多多少少「勒印心底」,加上「導師」的一番「命理暗示」,大家閒聊時偶而也會拿來作為分析同學「命運」的「趣談」。(這些往事經過「四十幾年」的印證,也該「塵埃落定」了,當時提問的「國事」「家事」「婚事」「財運」等一籮筐「預測」,大概「不準」的居多吧!但是當作點綴「生活情趣」,卻是古今中外世俗的共同現象呢!)


記得高二那年暑假,獨自到老師「花崗山宿舍」去借書,不知是何「因緣」借了世界書局出版的「荀子」,便利用「師訓班」(今花崗國中)禮堂教室閱讀,前幾天「讀心高昂」地將首篇「勸學」仔細看過一遍,接著「天論」「禮論」「富國」諸篇便因「看不太懂」而「鬆懈」下來,拖了一個多月才還書,老師問我「看完了吧!」我「心虛」地回答:「看完了!」其實只看到老師用紅藍鉛筆畫了好多「粗紅線條」,並且是全本書都劃完,這種古版印刷書(原文是大字,集解註釋是兩行小字,密密麻麻)是不容易「研讀」的(非常傷眼力),不知是何「動力」老師竟能全本讀完,心存「佩服」二字而已!(沒想到十年後、唸研究所竟寫「荀子政論思想研究」當碩士論文,或許和這段因緣有些許關連。經過近三十年的「中醫」粹練和「周遊列國」的學習,今天看該論文,會「赧然」流汗呢!參見部落格:給學生的「楚王後車千乘~回覆」一文)還書那天(因為近午時分)老師留我「吃午飯」,桌上一碗「焢肉」、兩盤青菜,和師母( 鄭阿英 老師~當時任教於花女)三人吃了一餐「戰鬥餐」,吃兩碗飯之間只聽到「老師和師母」的幾句對話,覺得師母講話「蠻快」的,「吃完飯」我懷著「敬仰」「感謝」的心情「辭別」,以後偶而想到的卻是「導師的身材~矮胖」是不是常吃「焢肉」啊!(我近來鬧牙疼,還真得「吃焢肉」呢!同學們應該和我一樣步入「吃焢肉」的天命年齡而常引起感慨懷舊吧!)


此刻外面「春氣氳湮」、大地「春花錦繡」,和「花師畢業環島旅行」同個氣候,容易墜入「時光隧道」而酖沉在「回憶情懷」中,是多麼「甜蜜」「溫馨」「感恩」的「往事」~到達參訪「新竹、台南師範學校」時「吳國豪導師」作介紹的「身影」「音容」,彷彿「出現在眼簾間」,仍然那麼「和藹」「溫恭」!


成功與詩教、寫作之思維訓練課程:精選習作之一









難老藝苑「玄覽堂」心得


經一乙  張絜如  97652197  2009.3.22.


去參觀「玄覽堂」的前一天,我先到老師家附近確認目的地的位置,那時候還真有種曲徑通幽之感,在一樓仰望「玄覽堂」,隱約有一股「韜光養晦」的力量。


「難老藝苑」之所以「難老」,其意義為「不容易老、青春永駐」;在老師家,不難看到老師「青春永駐」的秘密,如陳列於櫃上的藥罐以及註滿穴道名稱的耳朵模型。


在踏進「難老藝苑」前,映入眼簾的是檜木刻的門楣「難老藝苑」及門聯「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期法輪常轉    挫銳解紛、可善果耶!為和光同塵」。春聯很常見,門聯倒少見,木刻的門聯又更罕見,莊嚴而有份量; 從 老師布置的大門,足見老師對「難老藝苑」的用心經營,我知道我將不虛此行。


踏進「玄覽堂」,果真一塵不染的地板,現在反而是我怕弄髒了原來的潔淨。那時自顧不暇的拍照,現在才好好的觀賞一下老師的珍藏:


「落花無言  人淡如菊」:這是字畫間裡的其中一幅字聯,吸引我的是「人淡如菊」四個字,周敦頤「愛蓮說」:「菊、花之隱逸者也。」謂菊為隱士,淡泊名利,特有發人深省的韻味。


「蘭芷清芬」:蘭芷喻中藥,喻辯證論治精準時、病人服之會有清芬之感。這幅字擺放的位置附近,剛好有個「假耳朵」,引起我們一陣討論。老師不僅收納良藥,也收藏醫術相關的字幅,也難怪乎我身在「難老藝苑」中,名符其實啊!


「道法自然」:搭配著劉迺中 先生的題款,老師「以道治醫」救人、治人,在醫行上,在教書上,都能感受到老師「道法自然」的精神;我會記得「常閾」,然後依循著「緣督以為經」的要領去生活。


「杜鵑、雙喜鵲」~「霞光照眼花英笑」:枝頭上點綴的一瓣一瓣花朵,粉紅色、桃紅色相偕,與藍色、黑色相映,整幅畫讓人感到盎然的春意,兩隻喜鵲「喜上樹梢」,似有說不盡的話題,交頭接耳出一個愛心的線形。第一次和珍藏的國畫距離這麼近,我們之間沒有玻璃的隔閡,我好像走進畫裡面~看見花語、聽見鵲笑。


「蓮花、蝦」:周敦頤「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蓮,花之 君子者也。」一直以來都覺得中國的文法修辭很有趣,尤其是「雙關」~「蝦」:遐齡、長壽之意。而「蓮」和「蝦」的組合也格外生趣。


這趟「玄覽堂」之旅,讓我獲益良多,「難老藝苑」真的猶如「春蠶畫室」~看得出來老師的用心經營;除了收藏瑰寶珍品,也典藏了最寶貴的旅遊經驗,一冊一冊的相本,一張一張的相片,一頁一頁的手札,就像春蠶吐絲,一縷一縷織造「難老藝苑」,「韜光養晦」,五臟俱全。更難得老師大方與學生共享一生的收集成果;就像老師泡的茶,與我們共享,口感特回甘,起在心裡的漣漪更是蕩漾,這門國文課將會「餘韻繞樑、三年不絕」,謝謝 老師以及師母!



 


 


歡迎大家來耕耘「難老藝苑」~回覆企三甲周佳慧「留言」

歡迎大家來耕耘「難老藝苑」~回覆企 三甲 佳慧「留言」 2009/03/31 06:53


2009/03/28 10:13


歡迎大家來「耕耘」「難老藝苑」:回覆佳慧「留言」   2009.3.27.


佳慧           2009.3.21.


老師您好:上次與老師不期而遇,學生真是開心到了極點!老師還是一樣氣色佳、精神好!很想念以往上課的日子,想到老師說可能會離開學校,就覺得很捨不得、很可惜。    學生明年就要畢業了,回想起剛進大學時的情景,真的令人不禁感嘆時光飛逝,想要伸出雙手緊握,但又無法避免它從指縫流失。老師在這兩年都沒有變,還是一樣的面貌,老師的養生之道果然是我們要努力參透與學習的。    很慚愧現在一點多了卻沒有上床就寢,而是在電腦前敲敲打打。但是就是無法忍住留言的意念,縱使從補習班回來已經是兩眼昏花疲憊不堪,也想跟老師您說些話。    看了老師的留言,學生真的很感動!老師您是如此仔細地回覆學生們的問題,深怕他們會在單焦透視的觀點中對事物只做表面的詮釋,而誤會了文章的原意因而看不清楚真相。老師的每一篇回覆都是那麼用心,只為了釐清學生混淆的概念,只為了將寶貴的養生之道分享、傳授下去。


學生寒假前也有去爬山,爬的是陽明山的主峰七星山。原本沒有預計攻頂,但是被想要探究峰頂美景的意念驅使,同時也是為了向自己的體能挑戰,就這麼一路到了山頂。    山頂的美景不是筆墨能形容,也非影像能傳達,縱使我努力地按下快門,也無法捕捉到山上的靈氣,那種大自然的玄祕。在爬山的途中我曾坐在石階上歇息,霎那間天地一片寂靜,沒有任何的紛擾,只聽見微風拂過芒草的聲音,只聽見自己逐漸抒緩的心跳。    那個時候我彷彿能夠跟大自然對話,彷彿能夠跟最深層的自己對話。學生的文筆不佳,無法像老師那樣將爬山的過程譜成優美、流暢詞曲,只能簡單的描述出內心的感動。爬山之樂,真的要親身經歷才能體會。    不知不覺打了太多,身體想休息的訊號也不斷發出,如果我一直忽視它就是「逆天」了。文字就是如此奇妙,學生從老師的字裡行間感受到老師對於誨人的熱情與精神。也希望以上文字能夠將學生心意傳達給您。


願您平安喜樂


學生佳慧 敬上


 


佳慧學棣:留言知悉。


很高興見到妳這麼精彩而又令人深深感動的留言。老師的「難老藝苑」教學園地,本來就是採取「開放式」共同經營的一塊「人生園地」。這是拜科技之賜讓「老人智慧經驗」可以輕易地傳播、傳承下去,同時又可作彼此「意見切磋」「腦力激盪」的「福緣寶地」,歡迎大家來「共同耕耘」,造福社會大眾。因此,「點閱者」有任何「心得」「意見」「疑惑」「疑難雜症」等都可以(歡迎)留下追求「難老」「長宜子孫」的「人生雪泥鴻爪」。當然從「老師」的角度經營成目前這副「德性」,也使很多人「心有感動、心中有話」而不敢表達,這種情形就像同學們到老師家上課之前,大都留著「老師是嚴肅、古板、敬畏」的印象,等到看了「六十多冊」的旅遊大書,才發覺「老師」和在「學校上課」很不一樣,所以「點閱者」大可不必太「拘泥」「拘謹」而失去「耕耘」「植林」(表達)的機會;學學孔老夫子「盍各言爾志!」「閒居~弟子」輕鬆「寫心、談志」吧!


老師這一路「閱讀人生大書」的心得能夠和大家分享,這是我的「福份」「好運」,所以我用「謝天」的心情回覆企 二甲龔廷皓的「提問」,並作為「今年生日禮摯」獻給社會大眾。從十年前的生日感言「詩人之戀~初秋」到「部落格一週年」是我的「人生沈澱期」,凡事都比較會用「全部人生」去「思維」「處理」;寫了「兩本書~老莊」和「許多文章」,基本上是受到「中醫恩師~植林精神」(我曾改寫范仲淹《書扇示門人詩》題書:「一片杏林景色幽,前人植林後人收。今人收得當再植,還有子孫在後頭。」(1996.3.12.國醫節)頌讚老師的「廣植杏林精神」)的感召和對「恩師」的報答,因此都是懷著「虔誠」而「戰戰兢兢」的心情在從事,所以才會出現和別人很不一樣的「部落格」。


這裡面「文章分六大類」,全都環繞著「以人為本」「人文主義」的「難老」思維來發揮,它是老師「讀人生大書」六十年的經驗結晶。將「知行合一」驗證得來的「經驗智慧」,試著從「學習過程」所見所聞作「冷靜、客觀」地「剖析」,並指出「人生學習」中容易遇到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由於擔任「法管學院」的「國文課程」,讓我有機會跳脫出「傳統中文」的教學,站在「法管人」需求的新角度來「選擇教材」「調整教法」。也因此讓我走出「傳統窠臼」而找到適應「新時代」「新世界」的「新編教材和教學方式」。這「一年的課程」特重「成功與詩教、寫作之思維方法」訓練及「理論」和「實際」結合,使所學習到的東西是「符合全部人生」的「實用學問」。剛好學校要求老師配合「數位化、電子網路」時代「教學現代化」,給師生設立互動「教學網站」;我的「人生大書」如果僅限「學校任教學生」閱讀,似乎影響「範圍太小」而可惜了;所以才選用公開式的「教學園地」~「部落格」。當然也有人告知所謂:「智慧財產」「學術著作版權」等問題;老師是學習讀「人生大書」的「讀書人」(書呆子),「老了」就必不想那麼多了,只要「盡心盡力」「心安理得」「安頓好生命」就好了。而「部落格」是可以最「隨性」「自由」發揮,並且「符合難老精神」的「教學園地」。這個「藝苑」一方面「優化學生」,另一方面卻能起到提高「社會道德」、導正「社會風氣」的作用。實踐了「長宜子孫」的理想目標。(附帶聲明:老師對於「電腦」~「數位電子網路」的使用技術是「拙劣」的,有時連些許的「編輯」和「改錯字」等都大傷腦筋,所以一些「資料」「錯字」「編輯」不知如何處理是好?又怕麻煩別人,常常只能「望機興嘆」罷了。例如:「春風風人」一文裡面的「控肉」的「控」字,掛了一週多,才由女婿解決。這方面問題就要大家幫忙、包涵了)


一方面「謝天」、一方面要「順天」,從「難老」思維出發,老師和師母的生活作息是「安頓生命」的「樑柱」,必須作「適時適宜」的調整,所以去年將上課天數縮為一天而向「經濟系羅秘書」提出「辭意」,沒想到被「人情世故」所羈絆而造成一天上六節課而違反「難老」的情形;適巧這個月初學校全人中心發函,要求兼任 老師的「全人中心課程」白天一週以「四節課」為上限,勢必要從目前的三班中放棄一班,回函是今天(二十七日)截止,直到前天才敲定。當然這兩班在「順天」的大道上也很快會「過站」而離去,不是嗎?人生本是「天涯亭過客」,所以老師的部落格上代表照片即以此句為「標題」,相簿裡也掛有這顆「印章」~「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什麼叫「不撿堅固子」?

什麼叫:「勿撿堅固子」?


分類:旅遊札記


2009/04/02 10:53


什麼叫「勿撿堅固子」?


解惑篇:舉隅(一)


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老師如何扮演好「解惑」的角色?使傳授的「學識」落實到「現實生活」成為「實用之學」!



    「滌除玄覽」~「解惑」的思維要領:就是運用「陶朱公~十二項思維要領,題西林壁詩解析」多焦透視學去分析「事理」,比較能夠見到事物的本質、真相,所謂:平日作「心觀、觀心」功夫,辨析問題盡量追求「無疵」(完美)的境地。長期累積的結果,對生命會產生一種「自信」「達觀」的心念,雖「蠻貊之邦」(不文明、充滿欺誑的爛環境~包括紐約、華爾街)也可通行無阻。


參閱相關資料:陶朱公~十二項思維要領,題西林壁詩解析、印度尼泊爾之旅札記~舍利子、杜甫~登高、理想人格與真善美聖、文藝心理學(朱光潛)第二三四六章



 

~值得尊敬的「聖嚴法師」


聖嚴法師立下的「遺囑」諸多項目一般人容易理解,唯獨對「不撿舍利子」一項仍有人諸多疑惑,尤其「聖嚴法師遺體」火化後,據媒體報導有「很多舍利花、舍利片」,部份信徒還心中懸念著「師父」的「聖物」(我曾在佛羅倫斯~翡冷翠的梅迪契紀念教堂(博物館)參觀時,拍攝到幾座像獎盃的聖物瓶座,回來仔細看,才知道那透明玻璃瓶裡面裝的是幾位國王的手、腿、肋骨的遺骨,也叫「聖物」),認為那是「師父」「修行得道」的象徵,有「該拾取紀念」的衝動。但是師父的「遺囑」明白「囑咐」「勿撿堅固子」,所以「師父」身邊大弟子也不敢違拗「師父的叮嚀」而不給「拾取」。但是經過媒體披露,對於「芸芸眾生」或信徒,還是無法「理解」這些「舍利花、舍利片」怎麼來的?是不是和「修行」有關?有必要給大家「解惑」一番:


基本上,那些都是「人體內的結石」(參見:印度、尼泊爾之旅札記~論「舍利子」一文),「結石」的來源為何?一般人的認知可能只停留在「食物」上面(因誤食含有大量灰塵、細沙、泥土等食品,儲留在體內代謝不出來;我們平常攝取的食物中,確實有許許多多大家常吃的食物裡,存在著這個問題,如蝦蟹類、蚌殼類、豆腐類、髒的香菇蔬菜類等)所造成。而我的經驗認知卻不僅於此,更多的時候「大量的源頭」是「藥物」:「生老病死」(佛語叫「成住壞空」)是人生的自然過程;可是在「老病死」的過程中,必定會服用許許多多的「藥物」,而那些「藥物」之中含著「礦物質」的「藥品」非常之多,「長期服用」(慢性疾病一般都需長期服藥)、「大量服用」,身體的「代謝功能」負擔不了,尤其是「生病」中的「不正常代謝」更容易造成「大量的儲留」。這個問題不是一般「族庖」「下里巴人」層級的「醫生」所能理解(比例:參閱:養生主一文),所以常常會遇到「孟浪」用藥的「醫生處方」。當然這不是「醫生」單方面的問題,可能還關係到「病情的需要」及「病人的無知」等無法掌握的事情(參見:恩師馬光亞逝世週年紀念文~醫誤率)。所以「舍利花、舍利片、堅固子」的出現,並不是「修行人」的專利,一般人「火化後」也大都會有這些「遺物」,甚至連小孩子也是如此,例如:二十年前我曾帶黃○○老師的五歲小女生給「恩師」看診,她是兩年多「肚子痛」而「長期服用西藥」不癒,老師診斷為「腸胃功能不足」的「虛寒症」,造成原因:一是母親天天以「水果代替開水」給小孩吃(認為可以補充天然維他命,類似後來的「精力湯」;經常請水果行老闆將「柳丁」等一箱一箱的送到家裡),造成「寒體質」;一是「肚子痛」:「醫生」認為「腸胃發炎」而予以「消炎藥物」(消炎藥物的藥性大多屬苦寒),長期服用也會造成「寒體質」;這種「寒體質」病人的腸胃蠕動功能都不足;當「運化」功能低下時,許許多多在正常人「常閾」負荷得了的「食品、藥物」,進到這種病人體內就會造成「儲留」。所以老師開立「溫化」「補虛」的「理中湯」加陳皮(簡單的方子、五帖)給該「病兒」服用,服下一、二帖立即「便出牙膏似的大便」,黃老師緊張地來問我「怎麼回事?是不是中藥造成的?」我問她:「小孩子反應如何?」她若有所思的「苦想」一下,回答說:「嗯!小孩好像可以放下來自己玩玩具,昨天夜裡睡覺也不哭鬧了。」我告訴他:「繼續服完再說。」而後繼續排出「大量牙膏」兩天才「痊癒」。半年後身高由「三歲大」快速長大,一年半後才趕上「六歲大」的身高。這位「病童」若是「不幸掛了」,火化後的「遺物」勢必出現「很多舍利花、舍利片」。這個推理是符合「科學精神」的「合理」解說。(報載:社會上一些「不肖出家人」,卻利用「誦經法會」(辦喪事)給「死者」OOO,謂:經過「○○上師」誦過經的「人」,火化後就會出現「修成正果」的「金鋼舍利子」,騙取高額「誦經費」,還名揚海外呢!)


聖嚴法師最後五年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從七十五歲「左腎」癌病切除,第二年「右腎鈣化」開始「洗腎」,到最後一個月「肝癌」擴散,這期間的身體及「心境」,或許就是杜甫「登高」(人生深秋期)所描述的境界(參閱該篇解析);當然「聖嚴法師」有他的「宗教修持」,參透人生而立下「瀟灑的遺囑」;尤其當他「右腎鈣化」(全部結石,也是和食物、藥物有關,這就是火化出舍利片、舍利花的物質元素)有「醫生」「信徒」(名人信徒)建議他「換腎」,以他的地位財力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而他竟然能夠「忍受身體的病痛」而拒絕;他的理念是「將好腎換給老人用」可惜了!還是留給「年輕病患」吧!這種情操不是「凡人」所能做到;更難得的是以「佛教界領袖」之姿,卻不迷信「舍利子」,並能以身作則地「理性」處理「舍利子」問題,我打從內心「尊敬聖嚴法師」者在此。


他過逝的第二天,清晨起來本來夫妻倆準備出門「爬山」去,出門前看電視報導,他的「法身」開放供民眾弔唁兩天,「火化」後將「植葬」,我們臨時決定到「法鼓山」,於是問路前往「法鼓山」,國光號車子開了許久才到達;懷著「虔誠」「禮敬」」的心看到「聖嚴法師」最後一面,雖然側臥(吉祥臥姿)仍然開著口,可見「肝癌」疼痛「肝昏迷」而「休克」的模樣。大雄寶殿出來,「回程」一上車便有人(七十來歲)向我「合十」說道:「你長得很像聖嚴法師,尤其笑起來的法令紋(嘴邊深紋)一模一樣,」我立即合十回答:「不敢!不敢!聖嚴法師功德、名氣那麼大!怎敢跟他比!」望著窗外細雨綿綿的陰沈天氣,似乎老天爺也不捨他的「離世」而啜泣!內心卻想著:「聖嚴法師:不發訃聞、不傳供、不築墓、不立塔、不立碑、不豎像、不撿舍利子、並以火化植葬方式」處理後事,「心嚮往焉!」


 


附錄:報載: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於23日 下午辭世,享壽80歲,法鼓山特別從今天上午開放,供民眾弔唁,不少民眾一早就上山,表達對宗教界一代禪師的敬意。


聖嚴法師在昨天下午辭世,留下瀟灑遺言「本來無我,生死皆可拋」,會場只掛一幅輓額「寂滅為樂」。


在聖嚴法師立下的遺囑中表示,辭世之後不發訃聞、不傳供、不築墓、不立塔、不立碑、不豎像,不揀舍利子,並以火化植葬方式,實現生前推廣的禮儀環保。


3日晚間的記者會,果東法師指出,聖嚴法師2004年時深知自己身體孱弱,隨即預立遺囑表示其身後事不可辦成喪事,而是一場佛事,不發訃聞、不傳供、不築墓、不建塔、不立碑、不豎像、勿撿堅固子(舍利),務必以簡約為莊嚴,切勿浪費舖張,靈堂只掛一幅「寂滅為樂」輓額,懇辭花及輓聯,唯唸「南無阿彌陀佛」,同結蓮邦淨緣。


法鼓山於4日凌晨1點,將聖嚴法師移靈至大殿上,並開始24小時不間斷的誦經助念,預計將於28日 進行火化、215日 將骨灰植葬於法鼓山內的「生命環保園區」。


對於生死,聖嚴法師早就參透,早在2004年就已經預立遺囑,當中提到,身後事絕對不能舖張浪費,力求儉約,要求不發訃聞、不築墓也不立碑,選擇回歸大自然的植葬;但即使對於生死能夠平靜面對,聖嚴法師還是有個遺願,就是沒辦法在生前,親眼看到法鼓大學正式成立。


聖嚴法師不敵病魔病逝,享壽80歲,但對於生命他早就參透,遺言中瀟灑提到,「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就是聖嚴法師,用來開示大眾,人人都是過客,沒什麼好計較!法鼓山現任方丈果東法師:「我身前無任何資產,一切財物涓滴來自十方佈施,故悉歸屬道場。」一生困頓,聖嚴法師務求儉約,2004年就立好的遺言更是交代,「身後不發訃聞、不傳供、不築墓、不建塔、不立碑、不豎像、勿撿堅固子(舍利子),告別、植葬等儀式,勿鋪張浪費」,對於生死,即使聖嚴法師態度泰然,但過世前,一直無法等到法鼓大學正式成立,是他最大遺願。如今聖嚴法師大體,將暫置法鼓山大殿中,24日 開放信徒弔唁,24小時報恩念佛,6日舉辦入殮儀式,8日遺體進行荼毘大會,也就是火化,15日骨灰植葬在環保生命園區內,長眠在他一手創立的法鼓山。


 


聖嚴圓寂 遺言「寂滅為樂」


據了解,聖嚴法師曾因左腎惡性腫瘤將左腎摘除,三年前他的右腎功能嚴重惡化並引發貧血,一度住院治療,此後固定每週洗腎三次。台大醫師曾建議進行腎臟移植,但聖嚴沒有接受,因為他認為自己來日無多,換腎等於是浪費,非常不慈悲。寶貴的腎臟如果用在年輕人身上,可發揮的時間較長。長期為聖嚴洗腎的一位醫護人員表示,拔除洗腎導管相當疼痛,還可能出血,但聖嚴卻毫無懼色、態度始終親切和藹。


去年 十二月三十一日 ,聖嚴身體不適住院,發現罹患了多發性肝癌。當時無數大小腫瘤布滿他的肝臟,密密麻麻已無法開刀,身上也出現嚴重的黃疸,無法積極治療。本週日陷入肝昏迷,前天併發感染引發敗血性休克,病情急轉直下。法鼓山住持方丈果東法師表示,師父圓寂,心裡當然不捨,但就當作是休息,轉成正念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