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7日 星期二

續上:回覆梓翔學棣「回應」再談「道法自然」

K2009/07/07 21:04 回應


比文吾師道鑒:


  正如老師所說,「生命的來源」、「生老病死」一直為偉大藝術家所探討、研究,並加以呈現。但儘管歷經了無數先人的潛心研究,似乎還未到達盡頭,還有著許多未知的領域等著我們去開拓、驚奇。而人體的「奧秘」更是如此,其浩瀚無涯絕非人們能「完全掌握」的,而出現了老師所說的「侷限性」。因此,與其鑽研如何處理各種疑難雜症,不如「預防勝於治療」,順著「天然機能」去調養生息,「道法自然」才是積極而正確的做法。


  順應「天然機能」去調養生息,是源自乎「道法自然」。而調養生息的要領是順著「常道」,不要「干天而逆之」,意思是順著一切事物運行的「天道」行事,不要違背它,其精義似乎也是「道法自然」。又想到「唯上智與下愚不移」這句話,上智經歷了無數的努力瞭解了自然界運行的道理,而下愚則是保有了天然的本性。上智在有意間實行了「道法自然」,而下愚也在無心之間「道法自然」,因此兩者才得以維持自身的健康,會不讓他任意的「移動」。思緒走到這裡,翻出老師上課時的講義,不論是李白的「月下獨酌」( 點明世上每個人最終都是「孤獨」的,強調生命要從實際生活出發,進而引出活在當下和及時行樂的積極人生觀 ) 或是杜甫的「登高」( 生老病死種種「潦倒」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要懂得去接受他,進而欣賞「殘缺之美」) 等等,都在強調著要理解「全部人生」中自然的天性,依著這些天性生活才能享受美好的人生,而其根本也是出於「道法自然」! 似乎老師無數的文章和見解,都能以這句「道法自然」一以貫之 !


  從閱讀老師部落格近幾篇的文章以及 和 老師的對談之間,對於老師過去上課所諄諄教誨的內容又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也對「全部人生」有了更深層的見解,這些都是透過老師用心地撰寫文章和耐心的開導回應所致,心中的感謝之意不知從何道起 ! 希望在老師的引導下,有朝一日能切身領悟「道法自然」的深意,才不會愧對老師的付出與努力 !


            生徐梓翔 敬上2009.7.7


K2009/07/07 21:19 回應


比文吾師道鑒:


  打完之後才想到忘了還有個問題,炎炎夏日裡到底可不可以開冷氣 ? 在應該是炎熱的季節裡卻處在涼爽的環境中會不會有問題 ? 而開冷氣 ( 處冷氣房中) 有沒有什麼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 ? 會有這樣的疑問是因為這幾天睡覺都是讓冷氣開到天亮,雖然睡的很安穩但總覺得有些不妥,昨天試著不開冷氣睡覺,結果在床上翻來覆去到大概1點多才睡著,因此想請教一下老師的看法。


          生徐梓翔 敬上2009.7.7


梓翔學棣英鑒:


連兩則「回應」知悉。老師的「部落格」文章近來點閱的人數「略增」,可能是「短篇」容易閱讀,或是採「回應」式的短文比較能引起「閱讀興趣」。其實這些內容、觀點 都在 老師「上課的教材」及紀念「恩師」的論文裡出現過,如今用「生活實際事例」再論述一番而已。就像「道法自然」在部落格相簿:難老藝苑字畫、印存裡~ 劉迺中 老師大篆書法作品,掛在樓下書桌案頭牆上,作為行事做人的「總方針」(座右銘)。而它的大道理在我的老莊:「宗本教義」兩書中不斷作分析和論證。只是上課對象還不宜作為「教材」而沒和同學講述。你能將老師對李白杜甫詩文的解析融入「回應文」中,可見你的「用心、用功」。


記得期末考前兩週「陶朱公」課上,深深期盼同學們能將「十二對思維」記得「滾瓜爛熟」,並且能活用到「讀書」「做事」上,在金字塔學問、事業上便能很快上升,到達「上智」的境地。應用這些「思維技巧」很能夠分辨哪些論調是屬「現實人生」或是「當下人生」或是「全部人生」(三者不同),從而獲知它們的「價值、意義」不等同的道理何在?漸漸建構起自己特有的「人生樹又叫生命樹、吾道」~「學術系統」。以後遇到任何事物,只要輸入你的「人生樹」~「學術系統」便能永遠記住,還能活用。這是老師遊歷「六十個國家」、參觀過無數「博物館、紀念館、大教堂、、、山山水水」大多能記住它、活用它的「訣竅」(秘訣)。你們看過老師的「世界各國旅遊相簿」,相片旁邊的一些記錄、批語(感覺記註) 都是 老師將他打入「人生樹」~「學術系統」的痕跡。 尤其 老師擁有「中醫理論、臨床」的專長,更能「得心應手」地去思辨「一切問題」,並且有「左右逢源」之樂趣。


炎炎夏日,開不開冷氣取決於身體的「需求」,你前幾天「開冷氣睡覺」覺得舒適「安睡」,那就可以開;如果開了不舒適,或是會「項強、背腰酸痛、、、」那就不宜。相反的,你不開便「睡不好覺」那就應該開。所以這是「相對」而不是「絕對」的問題,是因人因事(條件)而定。夜深了,簡此回覆


師字2009.7.7.


 


                                                   附註:前文曾用「得手應心」,此文則用「得心應手」,兩者「思維」方向不同。「得手應心」出自莊子「輪扁」「斲輪」的寓言故事:「斲輪、、、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這是在描述「觀心」微妙的心理過程,這種領悟很難用語言表達出來,但是卻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尤其「心中的量化」(最深的奧秘處,「量化」是談學論道「深化」的表徵)只能「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得心應手」是一般常用的成語,它是「心觀」思維的描述,它的「動能基礎」往往是「觀心」所賦予的。換句話說,自己心理先「明白事理」,而後才能將「懂得的事理」得意地應用其它事物上,顯出「得心應手」的奇妙心理作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