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4日 星期二

「甘草」可以隨意當「調味料」「矯味劑」嗎?「甘草」的禁忌為何? 林比文札記




「甘草」可以隨意當作調味料嗎?甘草的禁忌是什麼?


               2008.6.25.比文雜記(草稿)


目前坊間食品業的許許多多食品,把「甘草」作為「調味」「矯味」料使用,最常見的是市場裡許多醃製品、水果沾料大量使用「甘草」作為基本「增甜味素」。因此,「甘草」吃太多的機率大增,那麼「甘草」吃多了會怎樣?哪些人不宜吃?便值得作進一步的探討。


首先,必須釐清「甘」和「甜」的「味道」是不完全相同的。一般俗眾容易把「甘」「甜」混淆起來,認為都是「甜味道」。其實「甘」是「甘」,「甜」是「甜」,它們最大的差別是在「嘴裡」的變化感覺不同:「甘草」入口「甘味」濃厚,吃下去,餘味仍「甘」,不會「變酸」~意味著它在口裡不被唾液分解;而「糖塊」入口「甜味」清淡,吃下去,餘味「變酸」,說明它的「甜、葡萄糖」和「口水~唾液」中和而被分解。因此,這兩種「性味」截然不同的食品,進入「體內」的作用也大不相同。


根據《本草備要》的記載:甘草(有補、有瀉,能表、能裡,可升、可降)


性味:味甘,生用氣平,炙用氣溫。


功用:生用:補脾胃不足,而瀉心火(火甚急者必以此緩之)。


      炙用:補三焦元氣、而散表寒。


配伍功用:


入和劑則補益。


  入汗劑則解肌(解退肌表之熱)。


  入涼劑則瀉邪熱(白虎湯、瀉心湯之類)。


  入峻劑則緩正氣(薑附加之恐其僭上,如:四逆湯;硝黃加之恐其峻下,如:小承氣湯;皆緩之之意)。


  入潤劑則養陰血(炙甘草湯之類)。


生肌止痛(土主肌肉,甘能緩痛;如:芍藥甘草湯)。


通行十二經。


解百藥毒(凡解藥毒,並須冷飲,熱則不效。小兒初生,拭去口中惡血,綿漬汁令咂之,能解胎毒)。


命名:能協和諸藥,使之不爭,故有「國老」之稱。


    文按:「能協和諸藥,使之不爭」:指和其它中藥喝下去,在胃裡頭不會有翻攪、不適之感,也叫「致中和」,所以有「調和鼎鼐」、「國老」之稱。


禁忌中滿證者忌之甘能令人滿。亦有生用為瀉者,以其能引諸藥至於滿所;經云:「以甘補之,以甘瀉之」是矣;故《別錄》甄權並云:「除滿」,脾健運則滿除也。仲景治痞滿證,有甘草瀉心湯。又甘草得茯苓,則不資滿而反泄瀉~陶宏景著《明醫別錄:發明藥性》)


文按:甘草基本上是「甘味」會令人「胃部脹滿」「全身脹滿」的藥物;「亦有生用為瀉者」:還是需要配「茯苓」資下,才會有「瀉下」的效果。至於「以其能引諸藥至於滿所」則是利用「脹滿」的功能將其它「化痰、化瘀、除濕、利水等藥物」調和起來帶到「脹滿之所」去「溶解~痰塊、瘀阻的物質」,再由「利水、除濕」的藥物將它帶走,所以表面上看去是「以甘瀉之」,經文應該如是去理解,才算掌握到真義,例如:「脖子脹滿,頭重脹痛,腰腳酸重,身重疲倦,胸口緊悶,痰黏咳嗽等」,一系列濕鬱體表的外感症狀,用荊防敗毒散(解散體表濕氣)為君藥,方中有「生甘草」調和百藥,更重要的是裡頭有利濕的「茯苓」和除「太陽膀胱經濕氣的羌活、防風、荊芥」,才能順利的將表濕鬱結(脹滿)解除(瀉之)。所以「甘草」「生用為瀉者」「以甘瀉之」是要配合其它「除濕」「利水」之藥物才能成立的。這就是「配伍功用」:「通行十二經」「入汗劑則解肌」的例證。


    至於《別錄》甄權並云:「除滿,脾健運則滿除也。」是指除「虛滿」,利用它(炙甘草)的「補三焦元氣」(補氣)的功能,除去「虛滿」。「虛滿」的感覺是「胃部長期吃各種攻藥,覺得脹脹的」,用手去「按壓、輕揉」反而覺得舒服,這種「脹滿」就是屬於「虛脹」,這時節通常是用「香砂六君子湯」為主方去加減,裡面就必須用「炙甘草」配合「補氣、健脾、除濕的人蔘、焦白朮、茯苓」「行氣的木香、砂仁」」等「除滿」。(醫案:見附錄)


    這段記載最重要的一句話是;「陶宏景著《明醫別錄:發明藥性》:又甘草得茯苓,則不資滿而反泄瀉」。給使用「甘草」的後人提供了寶貴的「配藥要領」。前面「配伍功用」也指示著一些「配藥要領」,如上例。


這裡還必須指出臨床上的注意事項:由於「甘草」有「補脾胃不足」「補三焦元氣」的功效,換句話說,它會關緊全身的孔竅,以達到「補氣」的功用;所以它「會縮小便」(關緊全身孔竅之一),因此才標舉「中滿證者忌之」。這個「中滿證」必須好好去體會,這個「中」字,不單是指「中焦」「身體中部」而已,應該是指「全身裡面」才對。所以除了「胃部脹滿」外,還包括「全身脹滿」:「眼皮脹滿」「手腳脹滿」「脖子脹滿」的感覺(均屬實滿)都應列為「禁忌」。若不明白至此,「隨便用,隨便錯」,那就像汽機車加錯汽油那般嚴重的後果。所以當一個人「小便少、澀、熱」之際,單吃「甘草」或是使用中藥方子有「甘草」沒加「茯苓」再去「縮緊小便」,那就會「尿不出來」,立即變成「尿毒症」。看西醫則立刻「洗腎」,並且沒完沒了的洗下去,後果嚴重不嚴重?如果是兼「脖子、頭、眼、腰、手腳脹滿」如上例,又兼「皮膚癢、紅疹塊」,沒配用「上方~除濕、利水之藥」,見其疲倦、氣虛弱而配用「黃耆、枸杞子、西洋蔘等補氣藥」,則鬱結在體表的「紅疹塊」(營衛之間的濕毒),「受補益疾」而變得「頑強、難除」,甚至變成西醫所謂的「紅斑性狼瘡」(西醫常用類固醇之類藥物去壓制),這都和使用「甘草」(縮小便)不當有密切關係。這些案例警示著「用藥」必須深明「藥性、禁忌」和「謹慎小心」,不容絲毫「孟浪」「莽撞」。


看了以上解析,「醃漬食品」「水果沾料」單用或大量使用「甘草」適宜不適宜?答案就很清楚了。


至於啟業書局出版的「中藥臨床應用」一書所記載「甘草」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及「使用注意」充滿「矛盾」,就不去辯解了。(道理參閱:枸杞子能明目嗎?篇)


 



附錄:「中醫如何診治肝病?」馬師光亞著(九思出版社1998年版)


    慢性B型肝炎誤治成脾虛證


男性 51歲住花蓮市中美路○巷○號


病歷:046057


時間:1989.7.14.


病證:患B型肝炎年餘,先住醫院治療,不見功效,回家服生草藥,初尚有效,久亦無效,且變成腹瀉之症,繼改請○○中醫診治,服龍膽瀉肝湯,腹瀉更甚,終成臌脹,我診其脈:沈弦,舌苔白膩,腹瀉如水,一日十餘次,腹脹大如鼓,按之柔軟如棉,食慾不振,食後覺滿脹;此是脾失運化之力,必須「溫中補脾」,處方如下:


西黨蔘三錢  白朮土炒三錢炮薑二錢 厚朴三錢 茯苓四錢 草蔻三錢 老木香二錢 附子三錢 大腹皮三錢 茵陳四錢 炙甘草一錢


此方是用「理中湯」合「實脾飲」加減,服二帖腹瀉即止,服七帖腹脹即消, 七月二十三日 複診,用上方加黃耆 一兩 ,扁豆二錢,服十四帖,食慾正常,消化力恢復,大便一日一次,肝功能檢查已接近正常,最後用蔘苓白朮散加黃耆、補骨脂、茵陳,服三十帖而痊癒。


此證初為急性肝炎,住醫院檢查,服保肝的藥品,肝功能時低時高,出院後,服生草藥,初頗見速效,久服反不效,是患者脾氣日漸衰敗之故,因而增腹瀉之症,後服中藥龍膽瀉肝湯(大苦大寒的攻藥),腹瀉益甚,致成臌脹惡疾,「金櫃要略」云:「治肝之病,須先實脾」,許多醫者治肝病都用苦寒的藥,苦寒的藥治急性肝炎之熱重者有效,不知久服損脾,常使患者成中寒之症,此證是因此而成,故用「理中湯」合「實脾飲」溫中而癒。(見該書9092頁)


文按:老師在此醫案裡面使用的「甘草」都是用「炙甘草」,配合「補氣、行氣藥物」除「虛滿」(臌脹屬虛證),就是利用「甘能令人滿」(填充、填滿~補氣)的功能。所以研讀「醫藥書籍」要善加分析推理,要從實際出發去「辯證論治」,才是正確的學習態度。否則如上例,見到「B型肝炎」就下「龍膽瀉肝湯」去瀉「肝火」,使病況很快的陷入「危急的壞症」,豈不是「害命」!該病人「運氣好」,遇到「精於辯證論治」的老師,才得以「力挽狂瀾」於「危運之境」。



 

 


 


1 則留言:

  1. 老師你好:
        這兩天學生我將甘草這篇文章重複看了幾次,因為自己的程度沒很好,得多看幾次才能獲得老師所要給我們的”寶藏”,老師把一味甘草能分析的如此透徹,真的令我相當佩服,本草備要中甘草的內容,有很多是我一直不甚了解的,像中滿證忌之,經老師解釋過後,才讓我真正體會為什麼中滿證的人不可使用甘草。還記得先前學校上課時,還有老師認為本草備要的內容,很多都是寫錯的,不過現在在我看來那些內容應該是正確無誤的,甚至更讓我佩服汪昂如此用心的編纂此書,只可惜我們後代子孫不知該如何使用這本無價之寶。老師我還有幾個地方不是很了解,希望老師能替我解惑,謝謝老師。
    1.是否性味為甘味的中藥,都具有另人胃部脹滿,全身脹滿之功效呢?
    2.虛滿與實滿該如何區分?虛滿是否只在胃部才有,身體其他部位會有嗎?
    3.濕會造成實滿嗎?若是如此,為何一些除濕的方劑,像平胃散、苓桂朮甘湯…
    ,又有用甘草這味藥呢?
    4.為什麼補三焦之元氣就是關緊全身之孔竅?
    5.甘草炙用與生用的時機為何?
    祝 老師和師母 平安健康
                                                                                                 學生 致仁 敬上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