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7日 星期二

先恩師馬光亞老中醫逝世十九周年紀念文

先恩師 馬光亞老中醫逝世十九周年紀念文 弟子林比文2024.9.1. 問傅佩榮教授並論證 先恩師馬光亞老中醫勉勵的「畫梅題辭」: 「比文吾棣研醫、洞澈陰陽之理、旁及老莊之學」,非洵美也。 1990(庚午)年是我人生重要的關鍵年,除夕前兩天偕馬老師逛和平東路(師大附近)觀止堂、國文天地雜誌社(當時進口很多大陸書籍),購得馬友度主編的《醫中百誤歌淺說》(老師指導:這本是好書。便買下來,是孤本,若是多本會多買一本贈送老師),首篇「醫家誤、引言」引述《備急千金藥方》:《大醫精誠》《大醫習業》兩篇討論「醫德與醫術」:「庸醫的十個弊端:、、、十是:不讀五經、不讀三史、不讀《內經》、不讀《老庄》。豈不殆哉!」第二年(辛未)仲冬,老師整理書房,將不用的書送我幾大箱,其中有兩本黎玉璽上將印製線裝蝴蝶頁的《老子》《莊子》(嚴復評點,全新),於是試著用中醫角度批註,接下來幾年用別的版本繼續批註,並用電腦將密密麻麻的批註打字成書:始名《道德經~宗本教義芻議》《南華經~宗本教義芻議》,約六十萬字,給孫思邈「庸醫不讀老莊」作續貂。2005年書稿請 先恩師賜序,老師七月將書序寄來,九月一日仙逝(九十二歲)。 近期用手機聽「優酷」傅佩榮教授講「老庄、孔孟:道家、儒家之學」,參照西洋哲學(台灣台大及北京演講相關課程),十分感佩傅教授之勤學博聞,同時也感慨時下學術界探討「儒道」等多「得其皮毛而遺其神理」(顧炎武《日知錄》語)。由是提出「問題」求教傅教授,歡迎賢達指導辯論。 七十一章前面兩句:第一句期勉維持健康的重要,「知(身體正常、健康)、不知(健康到不覺身體的存在)、上(這是最理想的狀態)。」反過來:「不知(身體本該沒有存在感),知(卻一直有存在感),病(那就是病了)。」病了,就會想方設法將它「祛除(治癒)」(緊接著用『夫唯』~老子書中常用語,凡以『夫唯』開頭的句子,都是上有所承的。此處即承『不知、知,病』而來;版本還是王弼、河上公本為是;太平御覽本為非,引起後人爭論不休~都是不明義理引起的紛爭)。經過長期「病病」磨練,就能「不病」,懂得如何「預防疾病」及「治癒疾病」,若是醫生便是「不病的神醫」(至少是良醫)了。所以經文:「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庶人);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神醫)。」不可更改。 這章讀懂了,再來談《十三章》:「寵辱者驚,貴大患者身。、、、何謂貴大患者身?吾所以有大患,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何患焉?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這段話和《七十一章》(病病章)是姊妹篇。「病病:有身」的可貴,就在它提供了「不病」的要件,因此,「貴大患者身(有身)」的「貴」,落實了「無身(健康無虞)」的保證;達到「無身」境界後,才能保障「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孟子說:「人之有德慧術智者,恆存乎疢疾(恆字隱含長期病病之義~上段論述約莫十幾年的鍛鍊)。」道理在此。明白這番話,再看看你採用的版本及解說:將「貴」字刪除,引些「外行人」的古人論證,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