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1日 星期二

中醫文化與思維(陰陽五行學說發微)(下)並回覆小夏、梓翔、蕙黛的「提問」

(續上篇)


而在陰陽互相轉化的質量互變規律,還必須指出:在病理上,陰陽對立統一的質量是在病證的質保持其穩定性的量的限度、幅度和範圍。病證的存在和它表現出來的性質,是由肯定方面決定的,此時陰陽對立統一下的質量是守恆的、互根的、互轉的。病理上的質是指一病證區別于他病證的特殊的內在規定性;認識病證的陰陽性質十分重要,只有掌握了病證的質,才能區別病證,才能正確的認識病證。量是指病理上的病證存在和發展的規模、程度、速度的規定性。它可以用多少、大小、高低、長短、輕重、快慢、有無、難易等數量來表示。量也是病證本身所固有的,任何病證不僅有質的規定性,而且有量的規定性。


量與病證雖然也是不可分割的,但量與病證的存在不具有直接的同一性,這主要表現在一定範圍內量的改變,並不影響病證的存在與否。對於病證、藥劑量的認識是對病證、藥劑認識的深化。從事中醫臨床實踐,對辨證論治及四氣五味、君臣佐使的辨別組構,既要有病證的定性(定:判斷。性:屬性、性質)定量(量:規模、程度、劑量等)分析,也要對藥劑作定性定量的分析,即要對病證、藥物的性質確認,也要有病證、藥劑的定量捏拿分析,只有從認識病證、藥物的質進到認識病證、藥劑的量,才能使認識精確。中醫治病「調平陰陽」、「以平為期」便是要認識把握陰陽互轉的質量互變規律。醫生一定要做到「胸中有數」,這樣才能正確使用藥物之偏性來攻除臟腑偏熱偏寒的病邪,減少臨床時的盲目性,方始沒有「喪身殞命」的憂慮。《莊子‧ 天道篇》的「輪扁輪」提到有關「數」的寓言故事,很能啟發認識病證、藥劑的數量對認識病證、藥劑深化的意義。「輪扁曰:輪,徐則甘而不固(不牢固),疾則苦而不入(不能進入標的)。不疾不徐,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量度)存焉於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輪。」每一病證都是一定的質和一定的量的結合和統一;陰陽互轉的轉化點是病證由量的變化到質變發生有一定的量度極限--臨界點,在臨床實踐中,注意和把握病證變化的臨界點是極有意義,也十分重要,它可以使醫生更準確地認識病證和掌握藥量、更有效地對客觀病證的矯治。掌握量變原理,用在養生上可以維持健康的繼續存在,用在診療上可以促進加快某病證的量變,推動其質變的發生,達到「調平陰陽」的目的。當身體功能低下,質與量都在常閾之下而又陰陽失衡或陰陽平衡時,「調平陰陽」的要領就必須遵循景岳:「善補陽者,必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絕。」和「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氣;善治氣者,能使氣中生精;此自有不可分之妙用也。」的告示去做,否則違離生命宇宙陰陽、精氣相互依存,互相資生的規律,鮮能有「妙手回春」的診療效果。中醫在臨床上常提到的「氣陰兩虛」、「氣血兩虛」等,指的便是一種低水平的平衡,仍屬不健康的平衡,必須照景岳提示的方法調補,達到正常的平衡(正常),是維持生命健康的必要手段。這個理論對虛損勞傷的治療,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另從五行哲理來談陰陽質量互變規律:前面提過,中醫的陰陽五行學說是從人體內部的生理機能和病理變化的整體恆動觀念建立起來的,從實踐中做分析與綜合,演繹與歸納,現象與內容等思維得來的。它是以人體的陰陽太極圖象24和五行生剋圖象25通過經絡的作用來描述道體五臟的陰陽五行整體功能系統模型。古人深觀陰陽消息在連通器似的道體中,五行裡又有陰陽。陰陽有質量互變的對立統一規律,五行也有質量互變的對立統一法則,五行的「行」,運動、運行﹑發展之意,說明了道體(身體裡)的一切生化無不處在無休止的運動變化之中。前人用相生相剋來概括五行之間的生理機能,又用「相乘」、「相侮」、「反侮」等來概括五行間的反常關係。其實陰陽的互根互轉也含相生相剋之意。相生是指一類事物的質量對另一類事物的質量具有促進和資生的作用,五行相生的規律和次序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在連通器的人體裡,五行其實是同時相生著,只是在生化過程中,對鄰近的一行先影響到吧了),如此循環無端互根互轉。剋是指一類事物的質量對另一類事物的質量具有抑制、約束使之平衡的作用,其相剋的規律和次序為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又剋木(同理,五行同時相剋著)。五行相生和相剋的陰陽質量互變規律是事物之間相互聯繫的兩種方式,但生與剋之間是相互關連的,即生中有剋,剋中有生,才能維持有機體(生命宇宙、身體生命)質與量的相對平衡。所以張景岳說:「造化之機,不可無生,亦不可無制,無生則發育無由,無制則亢而為害。」如果身體陰陽五行之間的生剋失去協調,那麼就會出現異常變化的「相乘」、「相侮」現象。「相乘」是指五行相剋太過,即一行質量偏勝,對所勝一行過於抑制、約束而引起一系列的異常反應;乘,寓有一行質量恃強侵凌所勝一行。「相侮」(反侮)是指五行的逆向剋制關係。以水與火的關係為例:正常情況下水能剋火,使火氣不致過亢,但由於五行之間質量互轉對比的異常,有時會出現反行(逆轉)的情況,即火行質量過盛,非但不能為水所制,反致亢火爍水。這種逆向的相剋,稱做「相侮」、「反侮」;侮,寓有原方質量太弱,功能太差,被所勝一方強勢的質量功能所欺侮的意思。「相乘」與「相侮」、「反侮」也不可截然分割,當五臟陰陽失衡到一定程度,常可同時出現。《素問‧五運行大論》說:「氣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


陰陽五行學理說明人體各臟腑系統間,存在著相互資生和相互制約的關係。由此維持機體的生理平衡。由於在生理上的相互聯繫,決定了他們在病理上也必然相互影響。一臟的病變可以影響他臟;他臟的病變也可傳至此臟。陰陽五行學說可以說明五臟之間的這種病理傳變關係。如臨床上患了傳染病,開始出現黃疸、肝大、肝區疼痛等肝病症狀,繼而出現脘腹脹滿,不思飲食,食之不化,或泛酸噯氣等證狀,這一系列證狀皆屬脾失健運之證,這就是肝病未愈,傳變到脾的表現。因此,高明的醫生一見肝病,便知他會傳脾,在治療上,不待脾的證狀出現,就預先用治脾之藥,使脾不受肝的影響。疾病傳變的途徑被截斷,也就容易治療了。肝病何以導致脾運失常?從陰陽五行學說分析,肝屬木,脾屬土,在正常情況下,肝木可以制約脾土,但倘若肝氣過旺而為病,則木旺乘土,肝病及脾;反之,如脾胃濕壅盛,薰蒸肝膽,可出現目黃、身黃,小便黃的黃疸病,中醫稱之為「土壅木鬱」,或脾旺反侮肝木,脾病及肝。以上從生理、病理說明了肝膽、脾胃均屬消化系統的兩個關係密切的內臟(兩行)。在診療時,可以在陰陽五行生剋乘侮理論指導下,調整各臟腑間的相互關係,防止疾病的深入發展。例如:在病理情況下,木旺可以乘土,肝病可以傳脾,那麼在治療時應先健脾護胃,防止肝邪乘脾,這就是《難經‧七十難》所謂「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於脾,故先實脾氣」的意思。又根據相生規律,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從腎與肝的關係而言,腎屬水,肝屬木,水能生木;當肝血虛時,可以利用母子相生關係,通過補腎精以生肝血,此即「虛則補其母」。又肝腎同寄相火,腎中相火偏亢,則可以通過瀉肝火的方法平息偏亢之相火,此謂「實則瀉其子」。臨床上常用的滋水涵木、益火補土、培土生金以及抑木扶土、佐金平木、瀉南()補北()等治療方法,都是陰陽五行質量互變規律的生剋理論在治法中的具體應用,並且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重複性,臨床實踐證明,這些治法仍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這裡必須再次強調的是,五行在人體裡面的連通器關係,雖然一般人都只強調其局部的相生相剋的關係,卻忽略了連通器的整體關係,這是局部與整體的邏輯思維關係,臨床辨證用藥時必須兩者兼顧,才不會有所偏誤。


五﹑中醫學規律具有強制性:莊子說:「依乎天理,批大卻,導大,因其固然。」(養生主)辨證論治規律是不能違反的,醫生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遵循它。否則,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即「遁天之刑」(養生主)。老子說過:「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五十一)「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三十七)「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四十三)這些話絕不是說,醫生在規律面前只能消極無為,做規律的奴隸。恰恰相反,醫生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去認識和把握辨證論治的規律,達到養生和診療疾病的目的。醫生能夠順著生理、病理的自然規律、把握辨證論治的規律去做,沒有不成功的,這才是老子「無為而無不為」(三十七)「為無為則無不治」(三)的確解。


辨證論治規律都是客觀的、必然的。醫生在認識生命宇宙(生理、病理)和改造生命宇宙(養生、治病)的活動中,必須按照規律辦事,這是養生治病成功失敗的關鍵。所謂「順天(自然規律)者昌;背天者亡」,老子說:「吾不敢為主而為客。」又說:「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四十九)又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三十七)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醫生在臨床實踐中,從實際出發,遵循客觀規律,就能達到預想的目的,獲得成功;莊子說:「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養生主)如果不從實際出發,違背客觀規律,則必定要受到「懲罰」,遭到挫折和失敗。老子說:「不可為(從主觀想像出發,自以為是的主觀唯心主義的辦事態度)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二十九)究其原因,治病之所以取得成功,歸根到底是由於醫生的思維和行動符合客觀規律;而一切的誤治和失敗,從主觀原因上講,一個帶根本性的原因就是由於醫生的思維和行動不同程度地違背了客觀規律。


中醫學的規律是客觀的,然而又是可以被人認識的。這是因為規律病證本質的、必然的聯繫,這種本質的、必然的聯繫總是要表現為現象,通過現象表現出來,醫生正是透過現象而認識病證的本質聯繫,即規律性。從主觀方面來看,醫生的意識具有能動性,具有概括和抽象的本性,它不僅能直接感知病證的外部聯繫和表面現象,而且還可以把握病證的內部聯繫和本質,達到對病證規律的認識。不僅如此,醫生能動性還表現在能夠把辨證論治規律的認識,作為指導人們矯治病體的實踐,以實現改善身體健康的目的,只有尊重中醫學規律,養生治病的實踐才不是盲目的。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遵循自然規律去辦事)。」(五十一)這樣子,健康才能獲得真正的保障。另一方面,只有充分發揮醫生的能動性,才能認識並運用中醫學規律來辨證論治,有效地、成功地實現對客觀生命宇宙(身體)的改造。老子說:「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五十二 )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伍﹑當代意義


中醫學是我國優秀文化遺產中一顆璀璨明珠,也是目前唯一獨具深邃學理,可以和西醫分庭抗禮或並駕齊驅的傳統醫學。不僅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且正以獨特的魅力風靡世界。對許多國家的醫學發展已經並且還將繼續產生深遠的影響。近年來,這門古老而又充滿生命活力的中國傳統醫學,以其深邃的哲理,獨特的理論,卓越的療效傾倒了許多國家的自然科學家和醫學家。例如著名的物理學家、最新科學思潮的先驅者之一的F‧卡普勒認為:「把人體看作是由相互關連的部分所組成而又不可分割的系統,這一中國思想,與其說與古典的笛卡兒模式相近似,毋寧說與現代系統論模式更為接近。」這是中醫學理體系中的智慧結晶對現代科學家們的啟迪;又當各國醫學家在西醫面對各種非感染性的綜合性疾病(包括免疫、代謝、遺傳…等)難有療效和化學合成的藥害成風而苦無良策之際,發現中醫獨特的「辨證論治」(自然順勢調平陰陽療法)而欣喜不已。此無他,正是體現在它的理論體系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上。


中醫學認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存在、發展、變化,都在時間和空間裡展開和表現,都是在其不斷的運動過程中產生的。它的存在和發展在時間上表現出持續性,同時也在空間中表現出廣延性,形成一個具體的過程。過程可分為總過程和具體的過程,前者是指事物的整體及其發展的全部過程;後者是指事物的各個部份、方面及其發展的各個階段。人類是自然界的一個組成部分,並賴以獲得必要的生存條件。因此,自然界的變化(天時、氣候、地理等)必然相應地在人體引起生理或病理的反應。「人與天地相應」《靈樞‧邪客》的宏觀論述,是中醫整體恆動觀所反映的「天人合一」的一個方面,既表述了自然環境對人體的影響,也包涵了人類對生存環境的主動適應,以求協調統一的意思。比如養生學中的「四氣調神」26、「春夏養陽、秋冬養陰」27等法即是。其在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則有「因時、因地制宜」等治療原則,以及針灸中的「子午流注」法28


整體恆動觀念在闡述人體內部的生理機能和病理變化時,建立了一個以道 (陰陽太極圖)和以五臟(五行生剋圖)為中心,通過經絡的作用而構成道體五臟(陰陽五行)整體功能系統模型,來體現臟腑與形體組織器官、臟腑與臟腑之間在生理和病理上密不可分的關係。它具有現代系統論、全息論、控制論等理論的雛形。


中醫臨床學是以「辨證論治」原則及其方法為核心的,這是其理論體系中又一顯著特徵。在臨床「辨證」思維中,首先運用人類思想中的「分想作用」,將病人體表呈現出來各種紛亂而繁雜的證狀整列起來;以「聯想作用」將各項異同分合的證狀攝引聯接起來;再以「綜合作用」把各種聯想系列的證狀統合起來作綜合判斷,完成證屬診斷。也就是將望、聞、問、切「四診」搜集來的所有證狀,進行陰陽、表裡、寒熱、虛實「八綱」分析綜合,以辨明其病變原因、性質、部位、病變階段及邪正雙方力量對比等情況,從而確立診斷的過程。論治則是在辨證的基礎上擬定具體的治療方案和實施步驟。中醫的辨證論治既是其認識疾病本質及其發展階段的診療方法。尤其注重機體的個體反應狀態。因此,它在辨證過程中不但要把握疾病的性質,更要充份考慮患者的體質、心理等因素,從而在治療時堅持治病求本、扶正袪邪、調整陰陽、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等原則。


其次,中醫除了大家熟悉的內服藥物療法外,還有熏洗、蒸浴、敷貼以及新型注射、輸液和針灸、推拿、按摩、氣功、導引按、刮痧、火罐、情志相勝等非藥物療法。


中醫藥物療法基本上採用天然植物、動物和部分礦物,絕大多數藥性平和,不僅不干擾人體正常的生理過程,而且還往往能改善機體的代謝水平,提高其免疫功能,達到袪病強身,延後衰老等綜合作用。對某些有毒、副作用的藥物,中醫在長期應用的實踐中總結出一套科學的加工炮製方法,通過適當的炮製之後,其毒性、副作用可以減低到最小的程度,甚至還可增強其藥效。同時,數千年臨床實驗中發展起來的方劑配伍理論,通過不同藥性及其功效的藥物,按照配伍規律組合成複方以後,其治療作用和針對性大大提高。在辨證論治的指導下正確選用中藥方劑治療,副作用小,療效顯著,有易於病體的早日康復,早已為國內外人士所公認。中醫豐富的治療方法及其積數千年的實踐經驗,是其能在今天繼續為人類的醫療保健事業作出較大貢獻和有著美好前景的基本保證。








註廿四:陰陽太極圖象:         


          [




註廿五:五行生剋圖象:                


            




註廿六:《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根據「天人相應」的觀點,隨著天地春﹑夏﹑秋﹑冬四時節序等外界環境的變化,人的活動必須與之協調,才有益於健康。四時養生、治病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適應四時陰陽消長的變化及四時氣候的特點來養生、治病;一是適應人體四時的虛實狀況及五臟特性予以調攝,而以「調陰陽」、「和四時」為總的原則。例如:台灣的地理條件(天)是屬於濕熱、海洋性、海島型氣候,與大陸乾燥、寒冷型氣候截然不同;養生調攝及治病用藥(人)自應有所不同:台灣的自來水永遠不可以生飲,因為濕氣重的空氣,是一切病菌繁殖的溫床;包括所謂的逆滲透淨水等,都必須煮沸;同理,台灣的外感疾病,就不可輕易使用傷寒論(適用於大陸型氣候)的藥方(如:葛根湯、桂枝湯、麻黃湯之類),因為台灣的外感疾病多兼濕熱(濕鬱)、病毒(戾氣--因空氣、大地、身體、食品等兼有潮濕的條件,是濾過性病毒、病菌等繁殖的溫床。一旦外感六淫,多見以濕為主的兼症)等,用藥常須兼除濕、化濁、敗毒的藥方(如:荊防敗毒散、杏蘇飲、銀翹散、羌藍湯之類)對症下藥,才符合「天人相應」的養生、治病總則。




註廿七:《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春夏宜溫養,使陽氣充長,以為秋冬陰盛之用;秋冬宜填精滋陰,以供來春生發之使,這是一般情況,而在一定條件下,則春夏小孩養陰,老人養陽,秋冬小孩養陽,老人養陰。而在病理作用下春夏養陽或養陰,須隨季節病況而調整,不是一成不變的。




註廿八:子午流注是針灸取穴的一種學說,以十二經中的五俞穴為基礎,配合日、時的天干、地支變易,推算經脈氣血盛衰開闔情況,決定出某天、某時用什麼穴位。


 


參 考 書 目


書    名    作   者   出 版 社       出版日期


史記       (漢)司馬遷  藝文印書館        民國71年


傷寒論      (漢)張仲景  新文豐出版社       民國74年


金匱要略     (漢)張仲景  國興出版社        民國72年


淮南子      (漢)高誘注  台灣中華書局       民國72年


老子註      (魏)王弼註  藝文印書館        民國69年


千金要方     (唐)孫思邈   中國醫藥研究所       民國63年


黃帝內經素問靈樞 (唐)王冰編注 大孚出版社        民國81年


四書集註     (宋)朱熹注  文化圖書公司       民國77年


周易本義     (宋)朱熹注  新文豐出版社社      民國72年


詩經       (宋)朱熹傳  曾文圖書出版社      民國64年


難經本義     (元)滑壽   新文豐出版社       民國74年


景岳全書     (明)張介賓  台灣商務出版社      民國72年


本草綱目     (明)李時珍  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         民國83年


溫病條辨     (清)吳鞠通  莊家出版社        民國71年


神農本草經    (清)孫星衍  莊家出版社        民國71年


本草備要     (清)汪昂   莊家出版社        民國71年


醫宗金鑑     (清)吳謙等編纂 大中國圖書公司      民國81年


中醫診斷學    馬師建中    正中書局          民國69年


針灸科學     黃維三     國立編譯館        民國74年


莊子新釋     張默生     明文出版社          民國83年


新譯商君書    貝遠辰注釋   三民書局          民國85年


中醫各家學說講義 北京中醫學院主編 醫藥衛生出版社      1968年


中醫各家學說   任應秋主編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6年


中醫內科學    張伯臾主編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5年


方劑學      許濟群主編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5年


中醫基礎理論   印會河主編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4年


中醫診斷學    鄧鐵濤主編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4年


中國醫學史    甑志亞主編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4年


哲學基本知識手冊 周金榜等編   語文出版社        1987年


思維方法大全   張永聲等編   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0年


 


小夏、梓翔、蕙黛學棣同覽:


    「中醫文化與思維」是老師二十年前的力作,當年心力、體力均佳,一天打字改稿可以從早上三點一直工作到深夜十一點,並且連續幾個月;而今這方面的體能不及當時十分之一。尤其西藏旅遊歸來,記憶大不如前,一方面是歲月、一方面是受傷,所以近四年來的文章,幾乎都屬「初稿」;這就是之前提到「老中青」的問題。很幸運你們肯用功、願意聽老師這一套,所以在「山林生活」之餘,還會盡量將「殘餘記得」的「經驗智慧」公布,以資參考。這篇後半段注意兩個地方:一、陰陽的「量化」的科學見解(定性思維與定量思維)等,二、附註第二十六裡面有老師「天人合一、感應」的養生心得。整篇文章是屬「中國文化概論」十篇之一,曾獲選翻譯成義大利文,據說是天主教梵諦岡教廷之用。「先恩師」也曾屬意作為大陸編輯「恩師九十歲集結全集」的總序,後來因為和該套叢集的編輯規格不符而作罷(嫌太長)。裡頭有幾個「新見」:一、「金元四大家」作有機聯繫的論述(前人不曾作過類似的論述);二、陰陽學說分三大項論述;三、五行學說從人體實際出發作有機聯繫論述;四、陰陽五行在「道體~連通器」的條件下作有機結合的論述,就是「五行」本身也可以作「陰陽」之分;五、「生理」與「病理」作用之下「陰陽五行」的「變」與「不變」作有機聯繫,六、「道體」與「外界~時空」的「感應」辨析。總的來說,將長久獨得的書本心得結合臨床實踐而成的「文化與思維」,雖然一般人不容易「理解」它的「奧秘」,但是只要對「中華文化」和「厚德、利用、安生立命」關懷的學者,便必須由此「入港」,否則永遠都會是「瞎子摸象」,困在「小池塘」「籬笆」裡作「泥鰍」「鷃雀」,雖然他們也能終身自得其樂於「池塘」「籬笆」間,又烏能丈量「大海、九天」之大之高!更何足以「美七尺之軀」而「益生淑世」!?


         師字  2009.7.21.


附註:「七尺之軀」:「七尺」指每個人的身長,古人用「同身寸」(屈食指:第二節與第三節的紋頭距離為一寸,或是除了拇指外其它四指併攏的寬度為三寸,或是手肘到手撓關節間為一尺),用這種丈量法每個人身高都是七尺(包括小孩。易經註釋裡有「七尺」之記載,應當如此理解;韓愈文章說:文王九尺、舜九尺,這裡的九尺,當理解為「比七尺」還高的意思。千萬別用今天的尺寸去理解,那會太離譜!),所以「七尺之軀」指的就是「身體」(語見:荀子~勸學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