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2日 星期日

淺談「肥胖症」的診治

淺談「肥胖症」                   林比文


「談論肥胖症」是時下流行的「問題」,「減肥」更是今天「最夯的行業」,先看下則媒體報導:


英研究肥胖症 父母是主因


更新日期:2009/07/13 11:22 楊舒婷


【記者楊舒婷綜合報導】父母請注意,你的體重與健康狀況,和你的子女脫不了關係!英國最新出爐的研究報告指出,肥胖問題在同性間特別顯著,以母─女、父─子的方式互為影響!


英國普利茅斯大學針對226個家庭進行調查,發現胖媽媽有胖女兒的機率,比起一般體型的母女,差距達十倍;胖爸爸有胖兒子的機率則有六倍之多。但若是不同性別(父─女、母─子),則沒有影響。


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研究結果顯示,基因遺傳導致肥胖的可能性應該非常低,而和行為模仿有關:女兒學習母親的生活方式、兒子則模仿父親。


此外,研究人員也認為,改善肥胖問題的相關健康政策應重新考量。以英國為例,目前普遍認為肥胖孩童長大後,仍持續有肥胖問題,因此政策重點皆聚焦在小孩身上。然而,最新的這項研究呈現相反的結果:應該是有肥胖問題的成人(父母)影響了自己的小孩。換言之,需要監控注意的反而是父母一輩,而非小孩。


研究團隊連續三年檢測受試家庭成員的身高體重,發現胖媽媽有胖女兒的比例佔41%、胖爸爸對胖兒子比例18%;正常體重範圍的媽媽和胖女兒的比例為4%、胖爸爸對胖兒子比例為3%。若是跨性別(母對子、父對女),則無差別。


這項研究結果同步刊登於國際肥胖期刊(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析論:「肥胖症」是屬於一種「慢性疾病」,它和許許多多的「慢性疾病」一樣,起因於「父母或是自己的生活飲食習慣」。可是常常聽到一些慢性疾病患者主訴:「醫生說:這是家族遺傳」,是這樣嗎?英國、這項研究指出:「基因遺傳導致肥胖的可能性應該非常低」。人體基因遺傳除了中學讀到的「生理衛生」課中介紹的「血型、色盲」等極少數項目外,其餘「慢性疾病」諸如:「(看不見的三高):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高,(看得見的:)敏感體質、肥胖症、、、」均與「基因遺傳」無關。絕大多數是和「飲食、生活作息」有關。至於為什麼會出現「家族共同」患○○疾病,那是因為家族有著共同的「生活飲食習慣」(尤其用藥、吃健康食品)所造成。一些人喜歡用「家族遺傳」來搪塞「病患」,可能這個「用詞」比較會受到「病患家族」的認同,且歸諸「命運、遺傳」比較不會有「醫療糾紛」。瞭解到此,這則研究報導只指出了「肥胖慢性疾病」問題的「局部源頭」,沒有清楚告知世人,父母影響子女「肥胖」的主因和具體內容;這裡頭最關鍵的人物是「主掌全家健康的靈魂人物~母親」,因為大部分家庭都是母親在「掌廚」;古人說過:「病從口入」,一切慢性疾病都是「吃」來的,也都和「生活習慣」不「運動」(或是運動不足)有關;所以掌廚的母親變成「一切慢性疾病」的推手(劊子手);應該包括「父親」在內。而非英國這個研究團隊把「肥胖症」(新聞報導)說成:「母~女」「父~子」的割裂關係。「吃」是一門大學問,一個人「吃」一輩子不出差錯的幾乎是「零」,而不斷吃出「差錯」卻不知「檢省」者卻不在少數(包括醫生)。一個孩童會吃成「肥胖症」,這其間累積了無數的「偏差、錯誤」啊!這些「偏誤、差錯」全是「決定飲食」者(飲食供給者)所塑造的「結果」。吾人見「肥胖」的「果」,便應該去推求其真正的「因」。一般臨床所見:極少是「一因一果」的「慢性疾病」,多數是「多因一果」或是「一因多果」的邏輯關係,這又涉及到「辨證論治」的專業問題了。(參閱:部落格相關「慢性疾病」的養生文章)

    尤其最多見的是「多因一果」:而「多因」全靠「問診」來獲知「訊息」,因此,看診中「問診」便顯得特別重要。一般來說,「初診」為了要明瞭「該病」的「來龍去脈」,花上半小時、一小時是有必要的;這裡頭「問診」佔用最多時間,醫生必須要有相當大的「耐心」去尋求「多因~病源」,那絕非三五分鐘能敷衍得過去的。當問出「眾多原因」後,必須提出相對應的「適宜飲食」來配合,「治病」才有「治癒」的可能。(待續)



 

 



 



1 則留言:

  1. 老師你好:
    不好意思又來打擾了,學生最近比較熟悉老師的部落格編排的方式,因此又開始把老師之前的文章再仔細看一次,發現裡面還真多東西是我所不了解的,有些飲食和運動的方式也是我平常不曾注意到的。老師你說「初診為了要明瞭該病的來龍去脈,花上半小時、一小時是有必要的;這裡頭問診佔用最多時間」,我想請教老師當我今天要聊解一個病人生病的原因,是不是得要把「十問歌」從頭到尾都問清楚?今天看了老師這篇文章,又把馬老師的中醫診斷學中的問診部分再看一次,發現自己好多東西又忘了,真怕自己畢業後沒辦法把病人的病給看好。
                                                                                                          致仁敬上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