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7日 星期四

禁食、斷食、絕食之問

禁食、斷食、絕食之問


前兩天 曾 老師夫婦來聊天,剛好桌上擺著張真臺寫的善書「修持佛法在修~心性定慧和求證悟」(第十集),有修的 張 老師(吃素)瞄到「佛書」,問道:老師也看佛書啊!答道:偶而隨意翻翻而已,沒刻意專研「佛經經典」,但是翻閱到的都會用中醫養生思維去理解,所以這本小冊子也劃了很多重點並批註;說完隨意翻開一頁~寫的是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26頁):


「弘一大師因為是大智慧之悟道者,所以較易徹悟人生苦空、無常、無我的真意義。故於身體不適漸入病重之時,明知「時至」塵緣已盡;便拒絕醫治,也婉拒親友探訪。他有智慧去了悟「藥」醫假病(小病),真「病」無藥可醫;所以一心向佛,求生淨土外,並開始絕食和寫下遺囑,交辦後事。


學佛人理應知道,臨終前是生死與解脫之際的重要關鍵;學佛修行就是在求了脫生死、跳脫輪迴、頓斷三界為終極之目標。所以生死關頭的那「一念」,即是三界內與出離三界、和往生淨土與否的「天」、「人」之交戰;也是你、我定慧功夫表現的重要一刻!」


我於前一段上頭空白處註:「※奈何橋~慎獨之極致」,行間「身體不適」加註「六十二歲」、「時至」~「大時已至」、「開始絕食」~「減少痛苦、因脈道已阻塞」;後一段上頭總批:「一個人有沒有智慧看此!」段首加「大去不遠」、「了脫生死」~「明白、解脫生死」、「頓斷三界」~「絕食」。


老師見到「絕食」二字,隨即問道「禁食、斷食、絕食」有什麼不同?答道:「禁食」是在病理作用(條件)要求下「避忌、禁止不適合的飲食」;「斷食」是一種「療法」,一般是在病理作用之下~尤其是因「飲食引起」的疾病用「斷絕飲食一段時間」,讓身體去調整「身體機能」以除去「身體不適」之病痛;「絕食」則是用意志力斷絕飲食以「結束生命」,弘一法師深悟生命「成住壞空」的道理,病重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心臟方面」的疾病,出現嚴重「心跳斷斷續續」的「結代脈」,明瞭「大去之期」不遠了(該條件成立),便採取「拒絕醫治」「開始絕食」,即是後段「天人交戰之際,也是你我定慧功夫表現的重要時刻」!有智慧的人走上「奈何橋」之一刻,採取「絕食」是最「有智慧」的表現。基本上說,體內已經「陰陽乖離」~身體內部「血液循環嚴重不正常、通常是有幾乎一半流通不了」~如麥可「身體一半熱、一半涼」、畢卡索畫的「病人」:一手粉紅色、一手藍黑色,及種種脈證不合出現的「十絕脈」;當下採取「絕食」是最聰明的表現,因為食物進入人體營養全身是正常人的生理機能;但是病到一定程度:如各種癌症末期~疼痛指數破表之痛,說明體內「病毒~癌細胞、、、」已經佔領~攻佔人體的重要部位或大半江山,「食物」送進去也會大半被「病毒、癌細胞等吸收去,養壯「病毒、癌細胞」成為「無敵鐵金剛」(非藥力所能控制);這時節吃進越多越好越營養的食物,「病毒、癌細胞」便越強壯~病情快速擴散而更加痛苦,痛到「抓狂、打滾至死」!相反的,「絕食」雖然使身體「逐漸失去機能」而死,同時也會使「病毒、癌細胞」無法維持生命力,也會「逐漸失去機能~停止作怪」而同身體一起「死亡」;但是「絕食」的這段時間~「身體」感覺卻是「不會疼痛」或是「降低不少疼痛」;反正是一死,「智者」採取的方式和俗情很不一樣,弘一法師就是一個「典範」。


1 則留言:

  1. 張永能.....通天窯2011年2月18日 下午6:56:00

    老師
    明知老師不作年節之慶,還是祝福:老師師母平安順心、新年快樂
     
    今早面見此文章受益良多真的好棒、太感謝了!
    永能敬上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