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7日 星期五

「山水審美」與「內模仿」心得報告範例

精選習作之一:


「難老藝苑教室」:理論思維訓練課程


習作範例:


山水審美之心得                   企 一甲  周佳慧  495701322  (二00七、三、二五)


有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也有人說:「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前者鼓勵讀書人不要閉門造車,後者則是說明了書中知識涵蓋範圍廣闊,即使身在屋中也能獲得所需資訊。但、作學問真的只是「行萬里路」或是「不出門」嗎?


孔子孟子皆曾周遊列國,司馬遷二十歲時「巡行天下」,四處遊歷;徐霞客走遍大江南北,記錄了明末中國的地理面貌;他們都是文人,他們都「行萬里路」;但背起行囊開始遊歷之前,他們都曾「讀萬卷書」,遍覽群籍;因為「博覽」而「博聞」,這是遊歷的行前準備,也是求知的重要歷程;如果知識累積不夠豐富,即便是遠行了,也無法深刻體會事物的道理,錯失了印證與學習的大好機會,或是必須重新探索,耗時費力。所以「讀萬卷書」是必須下的苦功;它能讓我們獲得別人智慧的結晶,使得我們能在有限的生命裡一探無窮的知識寶庫。


當我們儲備足夠的精神食糧,便是走出書本框架的時候。書本上的知識皆由這個大千世界得來,我們怎能忘其根本呢?「行萬里路」不僅可以印證書本上的知識外,也因「見多識廣」,無形間增長智慧;世界是活的、是有生命的。許多宇宙、自然界的現象不斷地被人們發現,知識不斷被改寫,都歸功於人類好奇、不滿於書本知識的求知慾。如果我們只安於書本所學,而不親自去印證,那麼人類便不會進步。「行萬里路」除了可以印證知識,發現新道理外,更可以磨練心志,學習待人處事的道理,也可以增加對大自然的啟發,使自己在宇宙中能夠處於一個和諧的位置。


因為躬行實踐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孔孟留下了修身處世的智慧結晶;司馬遷更是提筆揮灑了歷史及文學的宏偉鉅著~史記;而徐霞客憑著自己不屈不撓的意志完成旅程;他的「徐霞客遊記」更是讓中國的山川地貌、風俗民情得以展現在後人眼前,極具地理及歷史價值。文人們用其廣博的知識為底、為骨架,以敏銳的觀察力為工具,再配合遊歷生活為泥,砌蓋出許多不朽的名篇。


大自然是一首詩,一篇文章,一幅圖畫,一首交響曲,是俯拾皆是的「智慧」寶庫,所謂:「萬物靜觀皆自得」、「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世事洞悉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文人除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進而提升知識的境界外,他們也從尋幽訪勝、親近大自然的過程中提升並豐富內在的心靈層次:奇特之景可以激發人們好奇心;險峻之景可以激化人們探險之心;奧秘之美可以開啟人們的想像力;這些山水特質能夠讓人們具有挑戰、發現新事物的勇氣及求知慾,也能培養人們的創造力;幽深之景使人們修身養性,超脫世外;秀美之景陶冶人們的性靈,舒其心胸;雄偉之美激起人們的雄心壯志,奮其精神。文人們在凝神觀照大自然的一切時,將自身完全投入,物我交流的結果是宇宙中真理的發現及自我的尋回。


柳宗元貶至永州後,將鬱悶之情寄託於山水間,乃至有「永州八記」的出現;他在「始得西山宴遊記」中提到的「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後乃知吾嚮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表現了「天人合一」的情懷與境界,開啟了真正的山水審美本質;他的體悟就如同石濤所說的:「處處通情,處處醒透,處處脫塵,而生活自脫天地牢籠之手,歸於自然矣!」山水審美並不是匆促的行程和沈重的行囊,它是由心重新出發,體物入微,與大自然合而為一的心靈過程。


蘇軾廬山寫下了千古佳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短短的兩句話道出了世人常態,也點破了人們的盲點與錯誤;或許我們都像他所說的,我們身在廬山,身在大自然,但卻未以正確的心靈狀態去審識它;或許我們都像柳宗元被貶之前一樣,我們的山水之遊都未曾開始;等到有天我們徜徉於大自然的懷抱,讓大自然拂淨我們的心靈明鏡,我們將發現:山水審美在文人的心中,不止是文學與藝術,而是人生!


 


 


 


身心靈的生理基礎:「美感與生理~內模仿」        企 一甲  周家慧  495701322


美感經驗的產生是否伴隨著生理基礎?而其中的關連又為何?長久以來各派學者在這些問題上各執己見,意見紛歧,但隨著時代的推移,學說被不斷的修改和討論,至今輪廓愈見分明,提供給後人一個大致的方向。


美感的產生伴隨著生理變化,也就是「運動的衝動」,但這些衝動沒有被遏止,也沒有付諸於行動,它隱含在內心而沒有顯現,谷魯司把它稱為「內模仿」。一切美感的產生都有個前提,這個前提就是被欣賞的事物在觀賞者的意識中必須是「孤立」的。所謂的孤立,就如同前幾章提到的「心理的距離」,我們在欣賞事物時若沒有在心中保持適當距離,與之過於貼近,便會回歸到現實層面,美感隨之消失,而淪為「文殺曹操」「送錢買炭」一類的人。這種「意識上的孤立」可以讓觀者將自身投入於觀賞之物上,而當生理變化與美感伴隨而生時,不會察覺生理上之些微反應與變化來自自身而使得美感被破壞、消失。


「內模仿」說裡頭提到「模仿是動物最普遍的衝動」,而內模仿之所以為美感的模仿,原因在於它並不會將此衝動轉化為具有實用目的的動作,也不必轉化為完整的動作;它只需藉由「象徵」這有趣的作用便能達成美感產生條件。自我們有記憶以來不斷地累積生活經驗,而這些龐大的經驗儲藏在我們的顯意識與潛意識裡。當生理變化伴隨美感而生時,我們只需藉由「象徵」達到內模仿。我們欣賞馬兒在草原上奔馳時,身體無需呈現奔跑的狀態,只要欣賞牠跑步時身體線條的變化,我們的筋肉也隨之起些微的反應;我們的呼吸跟著牠一同起伏,筋肉只需些微變化就能讓我們領會奔馳的感覺。這些「內在的模仿」讓我們不用實際發生動作但又更能領略事物的本質與美感。


整個「內模仿」說解釋了美感的產生,讓我除了更瞭解前幾章所學理論外,也深刻體悟了些道理。曾經在欣賞事物時發生出疑問:同樣都是覺得「柳條低垂」、同樣都是「鳥兒振翅」,為何有美感的差距?我也曾經覺得「舒服即是美」,有些事物令我賞心悅目,但卻無法用太多藝術標準去解釋或衡量。如今,生理作用伴隨美感而生的理論,讓我心中疑問得以解答;原來美感經驗的產生具有生理基礎,這一切美感的發生原因在於「和諧」。欣賞事物時我們全身上下都會產生些微變化,不僅是筋肉,呼吸系統也有反應。我們覺得那些事物美,是因為他們的線條變化與組成,乃至於色彩的搭配都符合和諧。上天將人們創造為左右對稱,上輕盈下穩重,所以我們對於對稱的事物覺得舒服與喜愛。我們對於上半部沈重龐大,但下半部輕盈的事物感到不安,深覺其搖搖欲墜,都是因為這些事物逆著天然的節奏而行,最後使我們脫離意識上的孤立而被拉回現實層面,無法產生美感。在這浩瀚的宇宙中,萬物皆有一定的運行法則,有其規律,有其節奏與律動,美感的產生必須「和諧」、順著「節奏」。


線條流暢而無銳角讓我們覺得美,是因為人的體態即是如此,它觸發我們的生理反應與變化是自然和諧的。順著自然的節奏,美感應運而生。色彩也是如此,也有其節奏與法則:紅色令人感覺熱情、炙熱,使人心跳加快,毛孔賁張;藍色令人感覺冷靜、寒冷,使人心跳平緩,毛孔瑟縮;黃色令人感覺溫度適中、但卻焦慮緊張,使我們心跳起伏不定;色彩三原色各有其節奏,互相調配後的顏色又巧妙地混和了這些節奏而生出新的節奏。一副美麗的畫或是一處秀麗的風景讓人覺得美,是因為它色彩的調配讓人能融入其節奏;呼吸時緩時急,時熱情時冷靜,交織成一首美妙的旋律;就像山水審美講義裡提到「秀美」是一首抒情詩、一齣輕歌曼舞、一部輕音樂;這些都是因為色彩有其節奏之故。


線條、色彩有其節奏,聲音、氣味也有其節奏;順著這些規律我們的身體產生適當的衝動,任其遍布全身而不外顯。「內模仿」不只解釋了美感的生理基礎,也強調了和諧與節奏的重要。西湖的南屏晚鐘之所以可以顯現幽靜之美,是因為聲音順其節奏的緣故;幽靜意味著不被打擾,它使人感覺平靜、緩慢;若是敲鐘的人不順其規律而行,急促地敲響它,幽靜之美便被破壞殆盡。


從「多焦透視」開始了我們的審美之路,「心理的距離」與「移情作用」教導我們在有宏觀、全方位的眼界外,還需注意不讓美感被現實層面破壞;並且在物我合一中得到深層的意境。「內模仿」為這些理論立下生理基礎,使審美除了藝術性外更具備科學性。學習與審美都必須全方位、多視角與觸角;若能循序漸進,將審美理論融會貫通,我相信我們除了能更具審美能力外,我們在學習與人生上也能獲益良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