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7日 星期一

「見道之言」與「一陰一陽謂之道」補述(四)~回覆致仁學棣留言

 


見道之言」《蘇東坡、題西林壁詩釋義》與「一陰一陽之謂道」~回覆致仁學棣留言


題西林壁   蘇軾   林比文  論詩  2000.2.15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是一首有名的人生哲理詩。作者觀察到社會上一般人對事物的習慣性看法,多站在自己感性認知的角度來論斷事情;因此,在認識和處理事物時,只看到事物的一面而不能統觀到事物的全部真相。「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皆不同。」說明一般人通過感覺器官得到的對客觀具體事物的生動直觀的現象和外部聯繫的認識;它的特點是表面、直接、具體、形象和生動的反映客觀事物,但不能深刻地、完全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尤其是「身在此山中」的人,把對事物的「距離」擺得太近,甚至於完全失去「距離」;所謂:「當局者迷。」如此一來,天天看得見的事物容易引起關於實際生活的聯想,以致擾亂美感及對事物不能全面而正確的認識。


全詩用藝術手法歌詠「廬山」的真和美是不容易瞭解和欣賞的。作者運用「以實寫虛」的手法,把廬山從七個焦點:橫、側、遠、近、高、低、「身在此山中」去觀賞,見到的只是廬山所呈現出來的一個片面形式;而人們習慣地容易脫離實際內容、全部真相,去片面強調或誇大個人所立焦點見到的表面形式。尤其是所謂的「學者們」講學立說,容易犯「小孩子看明器」(明器:殉葬器~陰間使用的器具)、「郢書燕說」、「瞎子摸象」等毛病。作者從人生的返照理解到人情世故的實況,捕捉到世人的這個典型,寫出這首有名的詠廬山詩;一方面指出「不識廬山真面目」的原因,一方面暗喻觀察事物要「多焦透視」的重要性


也許有人會質疑,或許作者純然是詠廬山的一首山水詩,被吾人作過多的引伸,和作者的原意大相徑庭也未可知;因而我們有必要作進一步的深究,到底作者在創作時的經驗和心裡的背景如何?將有助於對這首詩的理解。這首詩是作者在「師法自然」的遊歷中,在游遍廬山之後帶有總結性的題詠;所以作者自述在廬山題過「過廬山下」一首、「初入廬山」三首、「廬山五詠」五首、「贈東林總長老」一首、「廬山二勝」二首(註一)之後,作此詩並謂「僕廬山詩盡于此矣。」換句話說,作者如果不是泛游了全山,收攝遠近高低的全部峰嶺在胸中構成整體的形象,就正如「初入廬山」第一首中所說:「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那樣,只能看到峰巒坡陀的偃蹇之狀了,也就是「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局部形象罷了!至於次句「遠近高低皆不同」是指眼中所「識」的廬山景物、又隨身之所處而各各不同;此時此際,廬山的局部的「真面目」,也就是作者當時所認知的「廬山真面目」;這也沒錯,就一個人學習和經歷的心路歷程而言,每個人認識事物,總要經歷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較多,逐步深入、逐步擴張的過程;即最初總是從某一方面、某一角度開始的,因而必然具有單向性的特點。這種階段性的直線性的片面認識,作為一種思維方式或思維形式,本身有甚麼罪過?儘管是片面,卻是認識過程中普遍存在著,並且是思維的一個必要環節。我們有了這一層認識,便能理解到為什麼「題西林壁」詩完成後,作者自謂:「僕廬山詩盡於此矣!」而其它先前的作品:「過廬山下」、「初入廬山」、「廬山五詠」等詩作仍被保存下來,並且有它一定的價值;這就道出了一個平凡的哲理,包括了全體與部分、宏觀與微觀、分析與綜合等耐人尋思的概念。作者慨嘆「身在此山中」反不識「廬山」的真面目之時,其實是識了廬山真面目之後的「見道之言」;是經過了橫看、側看、遠看、近看、高看、低看,在胸中凝聚了局部的諸認識、因而對廬山的全貌有了深刻的印象之後,才悟到「身在此山中」、即在山的某一局部時反而不識其真面目的事理。可是從來沒有一個真正的大藝術家不了解人情、世故,也沒有一個真正的大藝術作品不是人生的返照;而作者對此藝術作品的得意程度,可從「僕廬山詩盡於此矣!」一句得知,在獲得了全方位思維、從多方面來考察問題,把事物的相互聯繫看作多樣性的統一的經驗,警策性的哲理便隱括在詩中了。這就是吾人推論作者詩旨的依據;認為作者同時也體覺到世人把活生生的東西簡單化、粗糙化,或者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或者只看正面不看反面,或者把局部當成全部,並且給它絕對化而走向了謬論,違背了事物發展的全面性。因此,一句「不識廬山真面目」,不僅贏得了後世的廣泛傳誦和吟味,同時也成了人們諷喻某種社會現象的熟語。作者通過巧妙的安排,隱喻「全方位思維」的重要,也是這首詩的強大生命力所在。


 


Foi2013/01/06 21:55 回應


老師您好:


     這幾天看老師在部落格上貼上了馬老師的墨寶,我想懂「陰陽」的人是少之又少了,雖然很多人都把它掛在嘴邊,可是其中的內涵大家都含糊的帶過,難怪中醫一直都沒有進步。後天老師和師母就要去緬甸旅遊了,祝老師跟師母這趟旅程    平安順心。


                                                              學生 致仁 敬上


致仁學棣青覽:


回應知悉。出國前夕,師母忙著張羅行李等事宜,得空打幾個字「答覆」;提到「陰陽學說」,我的學習歷程也和大家一樣,先是停留在「貧僧二十年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階段;後來經過「十年」的學習,逐漸「見山非山、見水非水」,才覺悟到「二十年前之非」;而今又「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了;檢視「學習」的「心路歷程」,果真是「題西林壁詩釋義」所言(參閱:理想人格與真善美聖一文):


例如:這一年多來和你談學論道,訂名為《新脾胃論」~金元四大家新釋》的「金元四大家」,它是一座「廬山」,最初介紹「認知」,就是從「割裂」開來的「不相干似的」~四大家~一家一家解釋、說明~字面意義及其特色,尤其是它最突出的主張;一般人「淺嘗則止」地停留在「割裂」的主張上,只見到「廬山」的「一個面」就不再繼續「遊山」了;永遠執意在「已知」的「一點、一端」上,並且給它「絕對化」。、、裡的「課程介紹」,大都僅止於此「便罷了」!也因此,學子們大多數「並不知道(金元四大家)廬山真面目」地「就畢業了」。當我寫「中醫文化與思維」之際,卻遊到「見山非山、見水非水」階段,看出「金元四大家」這座「廬山」,不是「簡單的組合」,它的組合「機理內涵」,絕不是「對立」「對抗」互不相干的「勢力、見解」!而是「互補、互轉」的有機聯繫!直到現在,臨床上「不著痕跡」地在應用「金元四大家」理論「指導臨床」~「臣以神遇,不以目視」地「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批大卻,導大款,技經肯綮之未嘗,何況大軱乎!、、、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這個「學習心路」最精彩的是「見山非山、見水非水」~「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咳喘」不再「見到定喘丸、止嗽散、咳嗽丹、、、」和「咳喘」直接「名單」了(暈眩~鎮眩丸、龍骨牡蠣湯、、、;失眠~酸棗仁湯、甘麥大棗湯、、、;瘖啞:響聲破笛丸、開音散、、、;腰酸~左歸丸,右歸丸、補腎丸、、、)~;而是更「深層」的「全身內部係聯~全方位立體思維」,去理解它的「來龍去脈」;換句話說,「咳喘」的「質量」~「定性、定量」的拿捏、同時應用到「金元四大家」在「該咳喘」的「緩急、輕重、先後、本末、、、(全身兼症)」上,得到它的「適宜位置」。如此這般「辨證論症」之後,開出來的方藥,當然是會獲得「神遇」「神通」的「療效」。


說到這裡,必須回頭用「橫向思維」和「縱向思維」來「檢視」當下「現實、周遭」的「醫界實境」,並且求出「族庖」「良庖」「庖丁」(比喻醫生功力高低)的「數量、比例」~我用《宋玉對楚王問》一文來說明這個問題:參閱:《莊子、養生主釋義》:提示了「醫生」三境界的差等數量、比例」~每個等級之間的比例約為「九分之一」,這個數據是社會上(古今中外)共時性、橫斷性所確立的一個共同適用的「標準」,各行各業、大學各科各系的學問、技藝「三境界」,都適用此比例。瞭解「三境界」的實況後,再用《題西林壁詩釋義》來回覆分析「我想懂「陰陽」的人是少之又少了,雖然很多人都把它掛在嘴邊,可是其中的內涵大家都含糊的帶過,難怪中醫一直都沒有進步」這句話,應該說,當下、周遭我們最容易遇見的是「族庖」(、、、)~只懂「陰陽皮毛之學」的人士,所以也不必訝異、擔心「中醫素質」之低或「中醫一直都沒有進步」;只要「務實」求真地學習下去,「中醫光明前途」仍是「燦爛」的。


《莊子、養生主》註解,兩千多年來,不知多少學者「註釋」過,我是第一個用《宋玉、對楚王問》「數量」「量化廚師」(包括各種技藝~醫術等)「三境界」解讀「養生原則~緣督以為經」的。當然這裡也隱含了「陰陽」學說(陰陽辨證、八綱辨證~兩綱六目)的運用。我經常強調「量化」是對問題的「深化」,學中醫,處處得「心存質量~陰陽」的拿捏;古人說:「一陰一陽是謂道」,我在《題西林壁詩釋義》裡用「見道之言」來說明該詩作者自註:「僕廬山詩盡於此矣!」的「得意之意」:「用該詩旨」作為「詮釋人生~學習」的「總結之論」。


《蘇東坡、題西林壁詩釋義》是我在二十年前發表在輔大、益世雜誌上的一篇文章,發表後一週,在校園第一個圓環遇到阮廷瑜老教授(七十幾歲的大學國文老師),遠遠地打個招呼,一個箭步到我面前豎起大拇指說:林老師,你那篇《蘇東坡、題西林壁詩釋義》我看到了,寫得「非常好」,我回答道:「哪裡!哪裡!請老師多指教!」。經過這些年來,不斷寫一些雜文,若要由我自己選 一兩 篇「最益世」的文章的話,會毫不猶豫地選《蘇東坡、題西林壁詩釋義》為第一。偶而也會想,若要為台灣建設一個「文化寶島」貢獻薄棉之力,把這篇文章「寫、刻」在「景點、涼亭」上,給遊客一個「寓教於樂、機會教育」,或是學校、公司行號寫刻掛在「牆上」作為學校、公司「在職訓練、進修」等的「勉勵詞」也不錯(不會輸給朱熹《白鹿洞書院學規》);若是在「中醫大學」則要用我改寫成「參伍參合、辨證論治」~多焦透視」呈給    先恩師看過的「中醫篇~《題西林壁詩釋義》」(見附錄)為最適宜,有了這段因緣,在    先恩師九十一歲時還請他寫了「這篇墨寶」。今天特意公布    先恩師「墨寶」及此篇釋義,希望「香客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利用自己的「職權、機會」將這份「福音」散播到台灣各處,利益大家的子子孫孫,也將為台灣「文化」寶島盡一份「心力」。(希望這篇文章各縣市文化局、觀光局、學校等單位有識之士能見到)。坐久了,即此打住,順頌近祺


師字2013.1.7.


 


附錄:中醫篇:「參伍合參」與「望聞問切」的本質正義蠡測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皆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也可以理解為一首養生(人生)哲理詩。作者觀察到社會上一般人對病症和方藥(事物)的習慣性看法,多站在自己感性認知的角度來論斷病症和方藥(事情);因此,在認識和處理病症和方藥時,只看到病症和方藥的一面而不能統觀到病症和方藥的全部真相。「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皆不同。」說明一般人通過感覺器官得到的對客觀具體病症和方藥的生動直觀的現象和外部聯繫的認識;它的特點是表面、直接、具體、形象和生動的反映客觀病症和方藥,但不能深刻地、完全地反映病症和方藥之間有機繫聯的本質及其規律。尤其是「身在此山中」的人,把對病症和方藥的「距離」擺得太近,甚至於完全失去「距離」;所謂:「當局者迷。」如此一來,天天看得見的病症和方藥容易引起關於職業和賺錢的聯想,以致擾亂治病和用藥的神聖意義及對病症和方藥不能全面而正確的認識。


    全詩用借喻手法歌詠「廬山」:治病和遣方用藥(病症和方藥)的真(真理、本質)和美(醫藥的藝術)是不容易瞭解和欣賞的。作者運用「以實(實物:廬山)寫虛(理論、抽象觀念)」的手法,把「廬山」從七個焦點:橫、側、遠、近、高、低、「身在此山中」去觀賞,見到的只是「廬山」所呈現出來的一個片面形式;而人們習慣地容易脫離實際內容、全部真相,去片面強調或誇大個人所立焦點見到的表面形式。尤其是所謂的「學者們」講學立說,容易犯「小孩子看明器」、「郢書燕說」、「瞎子摸象」等毛病。作者從養生(全部人生)的返照理解到人情世故的實況,捕捉到世人的這個典型,寫出這首有名的詠「廬山」詩;一方面指出「不識廬山真面目」的原因,一方面暗喻觀察學習醫藥治病要「多焦透視」「參伍合參」「四診並用」的重要性。


    也許有人會質疑,或許作者純然是詠「廬山」的一首「山水詩」,被吾人作過多的引伸,和作者的原意大相徑庭也未可知;因而我們有必要作進一步的深究,到底作者在創作時的經驗和心理的背景如何?將有助於對這首養生哲理詩(隱喻)的理解。這首詩是作者在「師法自然」的遊歷中,在游遍「廬山」之後帶有總結性的題詠;所以作者自述在「廬山」題過「初入廬山」三首、「過廬山下」一首、「廬山五詠」五首、「贈東林總長老」一首、「廬山二勝」二首(註一)之後,作此詩並謂「僕廬山詩盡于此矣。」換句話說,作者如果不是泛游了全「山」,收攝遠近高低的全部「峰嶺」在胸中構成整體的形象,就正如「初入廬山」第一首中所說:「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那樣,只能看到「峰巒坡陀」的「偃蹇之狀」了,也就是「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局部形象罷了!至於次句「遠近高低皆不同」是指眼中所「識」的「廬山」景物、又隨身之所處(方法、角度、焦點)而各各不同;此時此際,「廬山」的局部的「真面目」,也就是作者當時所認知的「廬山真面目」;這也沒錯,就一個人學習和經歷的心路歷程而言,每個人認識病症和方藥,總要經歷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較多,逐步深入、逐步擴張的過程;即最初總是從某一方面、某一角度開始的,因而必然具有單向性的特點。這種階段性的直線性的片面認識,作為一種思維方式或思維形式,本身有甚麼罪過?儘管是片面,卻是學習、認識過程中普遍存在著,並且是思維的一個必要環節。我們有了這一層認識,便能理解到為什麼「題西林壁」詩完成後,作者自謂:「僕廬山詩盡於此矣!」而其它先前的作品:「過廬山下」、「初入廬山」、「廬山五詠」等詩作仍被保存下來,並且有它一定的價值(註二);這就道出了一個平凡的哲理,包括了全體與部分、宏觀與微觀、分析與綜合等耐人尋思的概念。作者慨嘆「身在此山中」反不識「廬山」的真面目之時,其實是識了「廬山」真面目之後的「見道」之言;是經過了橫看、側看、遠看、近看、高看、低看(參伍合參、四診並用),在胸中凝聚了「局部」的諸認識、因而對「廬山」的全貌有了深刻的印象之後,才悟到「身在此山中」、即在「山」的某一「局部」時反而不識其真面目的道理。可是從來沒有一個真正的大醫家不了解人情、世故,也沒有一個真正的偉大醫藥(藝術)作品不是養生(全部人生)的返照;而作者對此藝術作品的得意程度,可從「僕廬山詩盡於此矣!」一句得知,在獲得了全方位思維、從多方面來考察問題,把病症和方藥的相互聯繫看作多樣性的統一的經驗,警策性的哲理便隱括在隱喻詩中了。這就是吾人推論作者借喻詩旨的依據;認為作者同時也體覺到世人把活生生的治病和遣方用藥簡單化、粗糙化,或者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或者只看正面不看反面,或者把局部當成全部,並且給它絕對化而走向了謬論,違背了參伍合參、四診並用:醫理和遣方用藥靈活運用的全面性。因此,一句「不識廬山真面目」,不僅贏得了後世的廣泛傳誦和吟味,同時也成了人們諷喻某種社會(中醫)現象的熟語。作者通過巧妙的安排,隱喻養生「參伍合參、望聞問切:全方位思維」的重要,也是這首詩的強大生命力所在。


    中醫思維與方法散論之一   2004. 8. 3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