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3日 星期日

中醫文化與思維(陰陽五行學說發微)(上)

 


 


中醫文化與思維概論


林 比 文 著


 


 


 


 


 


 


 


 


 


 


 


 


 


 


 


 


 


 


 


 


 


中國文化概論~中醫篇(新加坡:天主教守禮社出版、2001年)  抽印本


                                  2005/2/12  於玄覽堂修改定稿


 


中醫文化與思維概論  目錄


 


緣序………………………………………………………………………… 3


 


壹 前言:介紹中醫文化的人本特色……………………………………… 3


 


貳 本文提要………………………………………………………………… 5


 


參 歷史發展………………………………………………………………… 6


 


肆 內在涵義:從辨證論治規律談中醫基礎理論的人本特色……………11


 


伍 當代意義…………………………………………………………………25


 


 


註譯……………………………………………………………………………27


 


參考書目………………………………………………………………………31


 


 


 


 


 


 


 


 


 


 


中醫文化與思維


                                 緣序


本論文緣起於十年(1993)前,為 馬 老師光亞八十大壽而寫作,後因恐太倉促、草率而擱置,以後演講資為藍本;六年前(1999),輔仁大學前任校長李振英神父邀我寫「中國文化概論中醫篇」(新加坡:天主教守禮社出版、2001年),於是將它認真整理一番而成。


全文均出自老師中醫學術的華嚴殿堂:前言~係老師多年叮嚀之言;中醫學理論~陰陽五行學說及各種辨證論治方法等,都是在闡述老師的醫理而撰寫的,尤其是陰陽五行學說,遵循老師指導,研讀「景岳全書」之說法為骨幹寫成;部分辨證論治理論,則是十八年來跟老師學習臨床,不斷作分析、歸納的心得,以及 和 老師長期「談學論道」的結晶。「金元四大家」作有機繫聯,則是依老師「明理」之教推演而得。從「辨證論治規律談中醫基楚理論的人本特色」至「當代意義」的論述,可以窺知老師學理、實踐並重的崇高志業。由於老師學術修養的深邃及中醫典籍浩瀚如海,有鑽仰彌堅、彌高之嘆!因此,每隔一段時間檢視此文,總覺尚有不妥之處,不斷修改,相信往後還會發現更多缺失,賀拉茲說得好:「作品寫好放它九年,不覺後悔,方可出版;否則將後悔一世。」信哉!斯言。謹附數語以為序。


                 馬師光亞九十大壽  弟子 比文 敬撰   2003.11.2.



壹﹑前言:介紹中醫文化的人本特色


 


《易大傳》:「天下百慮而一致,殊途而同歸。」司馬談論六家要旨開宗明義的引用它,作為綰合諸子百家學說的概括形容。今天大學裡各科各系和社會上各行各業,似乎也可做出同樣的結論。其實,天下學問何止三百六十行,它們「一致」、「同歸」到什麼地方去呢?答案是:「人」。人類一切的文明活動均離不開人,以人為本(基點、終點、核心)的學說或文化,我們管它叫做人本哲學、人本文化、人本主義;中華文化是人本色彩最鮮明的文化之一;今天我們發揚中華文化,可以從事的方面很多,而闡明中醫學理或許是最能證明「博施濟眾」、「內聖外王」人本學說的一環。老子說:「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五十五章)。從前子貢孔子:「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孔子回答說:「何事(只)於仁,必也聖乎!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子路問「君子」,孔子說:「修己以敬。」子路又問:「如斯而已乎?」孔子說:「修己以安人。」子路又問:「如斯而已乎?」孔子說:「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其猶病諸!」(憲問)。《論語》這兩段「其猶病諸」的文字記載涵意同老子所言近似,都是強調人本學說的順序是「先內聖」而「後外王」的。也就是《禮記‧ 大學》篇所說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以上引文無論是「博施濟眾」的仁人聖人的智慧經驗,或是「修己以安百姓」、「內聖外王」的君子哲人的深邃哲理,同樣地閃爍在中醫哲理和文化上。


中醫學的理論來源於實踐,並經過實踐來檢驗其理論正確與否,進而通過實踐去發展理論;另一方面,用理論去指導實踐和服務於實踐。為了貫徹這一基本原則,歷代大醫家都強調要認真讀書。例如:孫思邈說:「庸醫十弊……不讀五經,不讀三史,不讀內經,不讀老莊,其()不殆哉!」《備急千金藥方序》(參見拙著:老子道德經正義〈宗本養生教義〉講稿及莊子南華經正義〈宗本養生教義〉講稿)要系統地學好中醫藥學的基本原理~陰陽五行註1、臟象經絡、精神氣血津液、病因病機、四診八綱、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四氣五味註2﹑君臣佐使註3等一系列理論和學說,深刻地領會它的內涵實質,決不能採用支言片語、尋章摘句或斷章取義,浮光掠影,涉獵皮毛地學。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準確地掌握這一完整嚴密的理論體系。同時,把學到的理論同養生、治病的實踐活動緊密聯繫起來去加深理解。要有的放矢、學以致用。熟悉中醫藥學的基本原理去分析實際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


在中醫藥學的理論聯繫實踐的學習中,許多人容易犯剪貼式的教條主義和鳥籠式的經驗主義:剪貼式的教條主義是從定義和公式出發,死記硬背,生搬硬套,反對理論聯繫實際。它把理論變成空洞僵死的教條。採取這種態度,即使把《湯頭歌訣》等檢特考科目背得爛熟,也不能學好中醫藥學及養生道理。孔子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子路)張景岳最強調「習醫必先明理」,他說:「萬事不外乎理,而醫之於理為尤切。」(明理篇) 他的著述大部分都是為了闡明醫理而撰寫的;他的醫理是淵源於《內經》,借助於《易經》的哲理。他說:「靈、素之妙,精確無遺。凡其所論,必因理而發;凡其命名,必因形而生;故《內經》之文,字無苟言,句無虛發。」(求正錄)他重視形和理:形是物質,是組成自然界的基礎;理是事物內在的運動形式,是變化發展的規律。他又說:「雖陰陽已備於《內經》,而變化莫大於《周易》,故曰:天人一理也,一此陰陽也。醫易同源者,同此變化也。豈非醫易相通,理無二致。可以醫而不知易乎?」《類經附翼、醫易》故不能從「明理」出發的剪貼式的教條主義是我們必須反對的。同理,鳥籠式的經驗主義是只要感性經驗,不要理性認識。它把局部的、個別的經驗片面的誇大其作用,並使之絕對化,誤認為是普遍的真理,使人們不能統觀客觀事物的全體。採取這種態度的祕方派術士,只能以一孔之見在實踐中到處碰壁,也是我們必須反對的。由是之故,本文的內在涵義側重中醫基礎理論「陰陽五行」等理論與實際繫聯的論述。


 


貳﹑本文提要


 


中醫學的理論體系之建立,是在先秦東漢年間,隨著《黃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諸子百家、《傷寒雜病論》等典籍的相繼問世,全面總結了古代哲學、古代醫學、藥物學知識的基礎上確立的。其後,經歷代醫學家的反覆實踐和檢驗而得以充實提高。就歷史發展而言,約可分成:一、初期:先秦、兩漢醫學理論的形成;二、承襲期:晉、唐、五代的醫藥發展;三、深化期:宋、金、元、明、清的流派分歧及創造深化。就其內在涵義而言,這一理論體系包括有陰陽五行、臟象經絡、精神氣血津液、病因病機、四診八綱、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四氣五味、君臣佐使等一系列理論和學說;具體來說,「陰陽五行」學說是中醫學的指導思想,主要用以闡釋人體的生理、病理現象,從其陰陽對立、轉化、消息的運動過程中,分析諸方面因素的動態變化及其相互作用,以指導臨床診斷和疾病的防治;「臟象經絡」、「精神氣血津液」等學說則是中醫的生理學,強調肝、心、脾、肺、腎五臟為核心的五大功能系統及十四經絡聯繫臟腑內外的整體協調,是中醫生理學的基本思想;「病因病機」學說則可稱之為中醫的病理學,它是中醫認識疾病本質及其發病機理的思辨過程;「四診八綱」、「臟腑辨證」、「經絡辨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等則是中醫的診斷學方法;「四氣五味」和「君臣佐使」則是中醫藥理學,方劑學的基本內容。這些中醫學理論條件具有客觀性、隱蔽性、相對穩定性、普遍性和重複性、強制性等五大特性。文中以中醫學理論規律的五大特性為經,以辨證思維為緯,論述中醫基礎理論的人本文化特色。最後談及它何以能以獨特的魅力風靡世界的當代意義。


 


參﹑歷史發展


 


一、初期:先秦兩漢醫學理論的形成


    早在遠古時代,我國人民在進行生產和跟自然災害、毒蛇、猛獸作戰的過程中,已經開始了有關防治疾病的活動。例如在找尋食用植物的過程中,發現某些植物在食後有反應,不可作食用,逐漸認識到可作藥用,這是發現和應用草藥防治疾病的起源;在應用石器作為生產工具的同時,用砭石、骨針刺瘡放血,這是針刺療法的起源;從烤火、按摩得到溫暖舒適和止痛,逐漸發展到利用以治病,這是艾灸和推拿療法的起源。這些史實證明,人類在生活﹑生產過程中,就有了醫療活動。《商君書‧ 畫策》中有「神農之世,男耕而食,女織而衣」的追述。這種保護自身的簡單措施,就是人類最早的醫療衛生保健。


《淮南子‧ 修務訓》記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這段話說明在原始社會後期,人類已發現了很多藥物,累積了一定的藥物知識。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發生了巨大的變動,醫藥學也有著顯著發展,據有關史書記載,當時醫生已經成為專業,有內科、外科、婦科、小兒科、五官科以及獸醫等分科;醫學已經有針灸、本草、脈理等不同類別,戰國時民間醫生有號稱扁鵲秦越人,就屬於講究脈理一類的醫家。


由於醫療經驗積疊愈益增多及各種學術的蓬勃發展,(文字運用的成熟),戰國時代的醫學家就開始總結經驗,托名黃帝,作《內經》十八卷(其中包括《素問》九卷﹑《靈樞》九卷),是現存醫學文獻中最早的中醫典籍,該書對於人體的解剖﹑生理﹑病理﹑診斷﹑治療原則和方法等方面作了比較全面的闡述,為中醫學的理論體系奠定了基礎。書中有很多科學性的精采描述,認識到人是自然界生物之一,自然界的一切變化都會影響到人體。並認識到疾病的發生,要有一定的致病因素,即是邪氣,而人體的發病則以內因為根據,認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對疾病的防治,強調「治未病」﹑「治病必求於本」。同時,《內經》還有反對迷信的內容,說「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惡於針石者,不可與言至巧」。


    繼《內經》之後,總結經驗的文獻有《本草經》﹑《傷寒論》和《金匱要略》,與《內經》合稱為中醫學四部經典著作。


    《本草經》原名《神農本草經》,一般認為成書約在東漢末年,托名神農氏所作。該書總結了漢代以前有關藥物的知識,共收載藥物三百六十五種,其中以植物藥物為最多,計有二百五十二種,動物藥物六十七種,礦物藥四十六種。是我國現存文獻中最早的一本藥物學,除本書的記載外,華陀在當時已知用藥物麻醉施行剖腹﹑金瘡等外科手術。


    《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原為一部書,稱為《傷寒雜病論》,是東漢末年張機仲景)所著,該書總結了當時防治疾病的豐富經驗和醫學理論知識,並結合臨床實踐,論述傷寒﹑雜病兩大類疾病,確定了辨證施治、理法方藥的原則,從內經文獻整理出六經辨證的規律,對我國醫學臨床指導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二、承襲期:五代的醫藥發展


中國醫藥學歷來是在不斷總結經驗中發展起來的。在藥物學方面,梁代陶宏景整理了《神農本草經》,修訂為《名醫別錄》,藥物品種由三百六十五種增加為七百三十種。自此以後,歷代對《本草》屢加修輯,代的《新修本草》由官方組織力量集體編寫,於公元六百五十九年完成,頒訂全國,這是我國由政府頒行的第一部藥典,在世界上是最早的官定藥典。


在病因﹑症候和診斷學方面,也陸續出現總結性的專著,王叔和的《脈經》,在繼承《難經》(相傳為秦越人所作)的基礎上,將脈象分為二十四種,對脈診的臨床意義作了比較全面的總結。巢元方等編著《諸病源候論》,記載病候一千七百多條,對病源和徵候逐一作了細緻的論述,某些傳染病﹑寄生蟲病﹑過敏性反應等疾病,已有比較詳細的記錄。


現存針灸學的總結性專著,以《針灸甲乙經》為最早,該書係皇甫謐對《內經》中所論述的經絡﹑穴位﹑針灸方法等作了整理,並結合當時針灸學的成就。


在外科方面,現存外傷科方面的最早專著,是南齊龔慶宣收集劉涓子的遺方,該書積累了許多治療金瘡﹑癰疽﹑瘡癤以及其他皮膚病的經驗,對外傷的治療有止血﹑止痛﹑收斂﹑解毒等法,並已應用黃連﹑雄黃﹑水銀等多種消毒﹑消炎藥物配成膏藥外用。藺道人著《理傷續斷秘方》,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傷科學專書,書中提出骨折復位後既要用襯墊板固定,又要注意關節的活動。這種注意到氣血流通的主張,為中醫傷科的治法打下了理論基礎。


婦產科方面的成就,《金匱要略》雖已記載了婦人妊娠﹑產後及雜病方面三篇,孫思邈更重視婦女疾病,在《千金要方》中以婦人方列為第一,但還都不是婦科專書。現存婦科專著,以咎殷著的《經效產寶》為最早。


在小兒科方面,之間,已出現了我國現存最早的小兒科專著《顱囟經》。


在方書方面,《傷寒雜病論》博採眾方,原屬方書範疇,被稱為「方書之祖」。代則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等方書。


三﹑深化期:的流派分歧及創造深化


中國醫藥學在代以後,先後產生了許多學派,學術爭鳴的氣氛非常活躍,如劉河間完素)主張「六氣皆從火化(外感六淫發熱)」、「五志過極皆能生火(內傷發熱)」,用藥以寒涼為主,是寒涼派的代表;張子和提倡「邪去則正安」,治病以汗﹑吐﹑下驅邪為主,是攻下派的代表;李東垣提出「土為萬物之母」,治病以補脾胃為主,是補脾派的代表;朱丹溪震亨)認為「人身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治病以滋陰為主,是滋陰派的代表。有識之士將他們合稱為金元四大家(金元學派不止這四家)。


就縱向思維而言,這些學派對治病都有獨特的經驗,認識到「古方不能治今病」,發揮不同的見解,使醫藥學的內容更為豐富。如寒涼派對外感熱病的用藥,開始從辛溫轉向辛涼,逐漸發展為溫病學說,對外感熱病的認識更加深刻,對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的發展;補脾派後來發展為溫補派,如張景岳趙養葵等人提出命門學說註4,為中醫學中關於臟腑的理論,增加了新的內容。就橫向思維來看,更重要的是把金元四大家組合在一起,目的之一是叮嚀臨床醫生辨證用藥時四派的四理要合參,作本末緩急的思維;換句話說,必需隨時將這四派醫理靈活應用,作為辨證用藥的思維指導,使其診療臻於至善的境地。比如:臨床用藥遣方時,如用的是寒涼藥物瀉火或汗吐下(攻下)時,必須考慮到病人體質的強弱虛實,能不能耐受得住這些藥物的攻伐,會不會損及腸胃功能(吐、下容易傷及腸胃的消化功能),會不會損傷陰氣(發汗容易傷陰)等,這些都必須在臨床時一併思考進去,加以防範,才算穩妥。相反的,當臨床上因病情的需要,權宜之計,使用損傷脾土、傷陰的藥物後,要進行滋陰或補土(補脾胃功能)時,要同時考慮到其脾胃功能能不能受得住滋陰藥物的粘滯,或是補中會不會補益病邪?因此,醫者不能將金元四大家的理論割裂開來看,或只偏信、崇信其中一家而反對或否定其他家派的主張,造成治療上的偏誤。這無疑是「金元四大家」合稱的重要意涵。深盼臨床醫生能留意焉!


吳又可提出傳染病的病原(病毒)是一種被稱為「戾氣」(癘氣)的致病物質,不是什麼風﹑寒﹑暑﹑溼﹑燥﹑火;傳染的途徑是從口鼻而入,不是從肌表而入。對外來致病因素較以前有更進一步的認識。王清任重視解剖,著《醫林改錯》,改正古書在解剖方面的錯誤,並提出瘀血致病的理論。他們兩人的創說,在中國醫學史上是有一定價值的。


代偉大醫學家李時珍在繼承前人成就的基礎上,注重實踐,對藥物的種植、採集、炮製和療效進行反覆的實踐和研究,參考了八百多種書籍,歷時二十七年之久,寫成《本草綱目》,收載藥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種,對中國醫藥學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並為植物學分類奠定了科學基礎。此後,藥物的新品種仍不斷發現。例如:代的趙學敏又著《本草綱目拾遺》,收載藥物七百一十六種,其中大多是《本草綱目》未載的新品種。


在病因和診斷學方面,陳無擇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對疾病的原因提出有外因、內因、不內外因三種,稱為三因學說。代開始,才有驗舌專書出現,但經驗還未成熟,直至溫病學說發展後,在診斷上看舌苔佔重要地位,葉天士的《溫熱論》中,對舌苔的診法加以總結,所以王孟英說它「察舌之法,既精且詳」。


王惟一整理了前代有關針灸學的記載,結合自己的學識經驗,編寫《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對於統一各家有關腧穴的不同說法,有很大的意義,還鑄造針灸銅人兩具,作為針灸教學模型和考試針灸醫師之用。滑伯仁從實際出發,認為奇經八脈中任、督二脈各有專穴,應與十二經相提並論,編寫《十四經發揮》,較切實用。現在所稱的「十四經」,就是從那時開始定名的。楊繼洲的《針灸大成》匯集歷代針灸各學派的成就,並加入自己的治療經驗,內容十分豐富,所以流傳很廣,一直是針灸學的重要參考書。


後世婦科學影響最大的是宋$陳自明的《婦人大全良方》總結了以前婦科學成就。王肯堂的《女科證治準繩》是對婦科學再一次總結,通行的《濟陰綱目》,其實是以此書為藍本。萬密齋的《萬氏女科》,傅山的《傅青主女科》等書,在婦科學中經﹑帶﹑胎﹑產四個方面,都有一定的貢獻。


小兒科方面,錢乙的《小兒藥證直訣》和陳文中的《小兒痘疹方論》,對小兒用藥,前者以柔潤為主,後者以溫補為主。對小兒疾病的防治,在十六世紀以前,已有顯著的成就,發明人痘接種術,預防天花;對疹﹑痘﹑驚﹑疳四種小兒常見病症的診斷和治療方法,歷代積累的經驗極為豐富,如萬密齋夏禹鑄陳復正莊在田等人,都加以總結,使兒科學更加充實發展。


 


肆﹑內在涵義──從辨證論治規律談中醫基礎理論的人本特色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特徵,可以概括為:一﹑認識論上的整體恆動觀念。二﹑理論上的醫理、哲理、倫理的結合。三﹑臨床上的醫療、護理、預防、養生一體化等。其中最足以引人重視的就是從整體恆動觀念創立出來的辨證論治原則。它的理論條件具有客觀性﹑隱蔽性﹑相對的穩定性﹑普遍性和重複性﹑強制性等五大特性。以下就以中醫學理論規律的五大特性為經,以辨證思維為緯,闡釋中醫基礎理論的人本文化特色:


    一、中醫學規律具有客觀性:辨證規律是客觀病證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變的。它既不能為人們所創造,也不能為人們所改變和消滅。任何真理性的認識都包含著不依賴于主體或個人(醫生或病人)的客觀內容。這個內容實際上就是被認識所正確反映客觀的病證及規律。孔子說:「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又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陽貨)一再提示吾人臨證不可從主觀想像出發、自以為是,否則必然是違背病證發展的規律,就是堅持思維決定存在的唯心主義;那不是認識生理、病理、診斷、治病的態度和方法。在辨證論治精神上,只能就病證客觀存在的現象提出客觀的處置辦法,不能存有絲毫偏執。因為證和治是客觀的、現實的,中醫對任何疾病在沒有辨明症狀、了解病因以前,是無法確定治法,更談不到處方用藥。辨證論治的可貴處即在符合客觀真理上。


二、中醫學規律具有隱蔽性:老子說:「視而不見,名曰夷;聽而不聞,名曰希;之不得,名曰微。」(十四)規律是看不見的,不能為人們的感性認識所獲得。人們只有對複雜的病狀,經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滌除玄覽」(即望﹑聞﹑問﹑切等辨證方法)過程,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才能把握。研究辨證方法的任務就是要揭示客觀病證的規律。中醫辨證論治的思維方法,是由許多互相區別而又相互聯繫的具體方法所組成,它的基本內容,包括四診八綱、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臟腑辨證、經絡辨證和證候分類等診法;是運用概念、判斷和推理等思維形式,從事四診八綱、證候分類、、、等診斷,去反映客觀病證本質及其規律的思考方法。在臨床實踐中,決不是孤立的運用某一種方法,而是要綜合運用各種方法(四診、八綱和證候分類等診法),是互相關連的一個整體,是在審查內外,去偽存真,去粗存精和辨證求因的思想指導下發展起來的診斷方法。因此,診斷的進行,最重要的是必須做到四診具備、八綱並用等,才能做到見病知源,確定表裡部位、虛實體質、寒熱性質、病變階段及邪正消長等診斷。例如:四診不能錯誤地把四者割裂開來理解,以為最高明的醫生,無論什麼病都能一望而知,或一按脈、一望舌便能判斷病情,片面誇大脈診或舌診。疾病是複雜而多變化的,證候的顯現有真象也有假象,有的假在脈上,有的假在證上,故診法有「捨脈從證」和「捨證從脈」的理論。如果四診不全,便得不到病人全面的、詳實的資料,辨證就欠準確,甚至發生錯誤。老子說:「滌除玄覽,能無疵乎!」()強調的就是要四診八綱等合參,把握疾病的本質及內部聯繫,做到零缺點的完美境界。因此,中醫辨證論治可謂中醫「中觀多焦透視學」。它的多維審視常用的除了四診八綱外,還包括病因辨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臟腑辨證、經絡辨證等等。


中醫學的觀照方法,不僅是宏觀的、動態的,而且是多維的、立體的。我們在明瞭了這些常用的中觀多焦透視法(辨證方法),在滌除玄覽(臨床應用)時既要考慮其針對性,又要注意其靈活性。外感疾病一般可選用病因辨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和三焦辨證;其中六經辨證多適用於傷寒的辨治,但外感病後期往往涉及內臟病變,故後世醫家亦常用於內傷雜病。外感溫熱病多應用衛氣營血辨證或三焦辨證,前者著重從衛、氣、營、血四個橫斷層次來剖析病證,後者則主要從上焦、中焦、下焦三個縱向層次來剖析病證,且尤多用於濕熱病症的辨證。內傷雜病多採用臟腑辨證及經絡辨證的方法,但亦離不開病因辨證,其中尤以臟腑辨證使用最為普遍。以上諸多辯證要領均可證知隱蔽在身體內部的病證變化具有規律性,而研究中醫科學的辯證態度就是要揭示客觀病證的變化規律,從而歸納出各種可供運用的辯證法則。


三、中醫學規律具有相對穩定性:從宏觀俯仰方面來看,一切的疾病都是處在經常變化和發展中;但是,這並非說證狀都是轉瞬即逝、無從把握的,其實在各種各樣變化過程中,只要仔細觀察,總會發現某些相對穩定的聯繫,這就是規律。老子說:「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十四)中醫學在長期的診療實踐中所形成的豐富的辨證方法,即是從各種變化的相對穩定性得來。比較常用的病因辨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臟腑辨證、經絡辨證等,這些辨證方法均具有一定的相對穩定性,它們既各有其適用範圍,又是相互關聯的。而「八綱」是這些辨證的總綱。茲簡要分述如下:


論八綱中的陰陽應用:在臨床實踐中,八綱是中醫辨證的總綱,在辨證過程中,經過四診:望、聞、問、切掌握的臨床資料,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加以綜合分析,確定病證是陰或陽,病位在表或裡,病性的屬性是寒或熱,病體是虛或實,這是診病的基本法則,通過八綱辨證,使醫生從錯綜複雜的病理現象中能夠提綱挈領,執簡馭繁地把握病證,八綱辨證也是中醫其他各種辨證的基礎。在八綱中陰陽是總綱,其他六綱皆隸屬於陰陽。誠如《筆花醫鏡》所指出的:凡人之病,不外乎陰陽,而陰陽之分,總不離乎表裡、虛實、寒熱六字盡之。夫裡為陰,表為陽,虛為陰,實為陽,寒為陰,熱為陽。因此,後世醫家將八綱稱為「兩綱六辨」或「兩綱六要」,這種觀點較諸八綱的平分秋色,更為允當和符合實際。


    另外,八綱辨證並不是簡單地將各種證候歸納或割裂為八個類型。疾病表現的複雜性,決定了八綱辨證的多變性。表裡、虛實、寒熱並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交叉重疊的。虛證有表虛、裡虛、虛寒、虛熱;實證有表實、裡實、寒實、實熱。還有表寒裡熱、表熱裡寒、表虛裡實、表實裡虛、真熱假寒、真寒假熱,「大實有羸狀,至虛有盛候」等各種證型變化。八綱的證候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病理機轉(陰陽轉化)不斷地發生變化,如實證()可以轉化為虛證(),虛證也可以兼雜實證,寒證和熱證也可以互相轉化,或形成寒熱兼夾之證;表證可以轉化為裡證,裡證也可以出表,也可以表裡相兼為病等等。所以,臨床應用八綱辨證時,既要掌握原則性,又要注意靈活性,切忌膠柱鼓瑟。


病因辨證是在病因學理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種「辨證求因」的方法。一切病變都是一定的原因作用於有機體(身體)的結果,不同的致病因素由於其性質各異,因而其證候特點也各不相同。病因辨證就是通過證候表現特點來推求病因的方法。如人們在實踐中觀察到感受寒涼後可引起發熱的病證,於是有「諸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素問‧ 熱論》的相對穩定性的概括,即將許多發熱病症的病因歸咎於傷于寒邪之類的病邪。醫生從理論聯結實踐中獲知相對穩定性的經驗,通過這種經驗在各種臨床表現證狀中反推出致病的病因,這就是病因辨證。病因辨證以六淫註5為首,故又稱為六淫辨證。其他如內傷七情註6及食傷、蟲積等等皆屬致病因素。如頭痛一證,上述病因都可以引起,這就必須透過辨證找出產生頭痛的原因,才能夠達到「治本」的目的。否則就會成為頭痛治頭、腳痛醫腳的對症治療,鮮不憤事。例如風寒頭痛,病因是感受風寒。但是也有感受風寒而不發生頭痛的,這就必須結合病人的體質較弱,並產生發熱、周身痠痛、惡寒無汗、或自汗惡風等一系列的臨床表現,才能夠反應出「風寒頭痛」一證。由此看來,中醫學上所稱的「病因」,實際上是指病人反映出來具有一定穩定性的證候,所以「隨證求因、循因定治」,就是辨證論治的一個重要部分。


其次,就宏觀角度來看,側重病機辨證的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和三焦辨證等也是從病理機轉的穩定性歸納所得,這些規律的相對穩定性,對臨床醫生的指導意義至為重要,也就是說辨證不但要看到現在,了解過去,還要預測將來,這就是說對疾病要有預見性。茲將歷代最常運用的辨證方法,簡要論述其規律的相對穩定的重要意義:


1、六經辨證:東漢張仲景的六經辨證是在《素問‧熱論》關於六經辨證的基礎上,結合外感疾病的發病特點,按其病候性質不同總結出來的主要用於傷寒病的一種辨證方法。先以陰陽為綱,分為三陽證和三陰證兩大類,繼而又據外感病的不同階段的證候特點,分為六類證型,即太陽病證註7、陽明病證註8、少陽病證註9、太陰病證10、少陰病證11、厥陰病證12;每一經病證又根據相兼病邪的致病特點分成各種兼證,從而形成獨特的辨證體系。六經辨證從病變部位劃分,則太陽主表、陽明主裡、少陽主半表半裡、三陰統屬於裡;從邪正關係及病證性質分,三陽病階段多正盛邪實,病勢亢奮,病性屬熱屬實;三陰病階段多正虛邪衰,病勢虛衰,病性屬寒屬虛。也可說明傷寒病發展過程中的六個階段,並根據不同病人的不同傳變情況,得出「直中」13、「傳經」14、「循經傳」15、「越經傳」16等規律。六經辨證概括地反映了外感病過程中人體臟腑、經絡、氣血的種種病理變化,並根據邪正盛衰,病勢進退等複雜情況,提供了辨證的規範,這一套基礎上制訂了一套理、法、方、藥的辨證論治原則。按照這些規律,就可以預見傷寒病發展變化的趨勢。


2、衛氣營血辨證:清、葉天士根據外感溫熱病的發病規律,又結合中醫生理學中衛、氣、營、血的特點,引申創立出衛分証17、氣分証18、營分証19、血分証20,可以認為是溫熱病發展演變的四個階段。衛分証為溫病初起之表證,病變主要在肺衛;氣分証為溫邪入裡的裡証,病變主要在肺、胃、腸等;營分證和血分證為溫邪深入營血,病變主要在心、肝、腎等。可見衛氣營血證候仍離不開臟腑、氣血的病理變化,病邪由衛入氣入營入血,標誌著邪氣深入,病情逐漸加重的四個階段,並據此作為施治的準則。葉天士說:「衛之後才言氣,營之後方言血,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才可清氣;入營、猶可透熱轉氣;入血……直須涼血散血。」(外感溫病篇)溫病學家在傷寒六經的基礎上不僅創制出以「衛、氣、營、血」為綱領的辨證方法,並找出溫病「新感由表入裡,伏邪自裡透表」的傳變規律,有了這些規律,也就可以對溫病的發展變化作出正確的判斷,治療溫病,前後緩急就不致紊亂。


3、三焦辨證:吳鞠通總結診治溫熱病的經驗,應用《內經》關於三焦部位劃分的概念,創立三焦辨證方法,概括地反映了溫病過程中三個階段,始於上焦,終于下焦。三焦證候21體現了三焦所屬臟腑的縱向病理變化,尤多用於濕熱病的辨治。


4、臟腑辨證:在臟腑辨證上,《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凡病必見於大表(體表),不出千里(經絡),決者(治療方法)至眾,不可曲止(錯誤的處置)也。」病理損害與病邪侵襲不同,病變可發生在人體體表、內臟等不同部位,病在內臟,根據體表經脈部位及五竅、五體等方面反映出來的病態,就可聯繫其受病的臟腑。故通過辨證分析其病之所在,也是辨證中最主要的一環。臟腑辨證是以臟腑的生理機能、病理變化以及臟腑間的相互關係為依據,對疾病的證狀加以歸納分析的辨證方法。可對疾病既作臟腑定位,又作寒熱虛實定性,從而對病變本質的了解更具體、更深入。無論外感或內傷疾病,歸根究底離不開臟腑的病理變化。故臟腑辨證也是各種辨證方法的基礎。


5、經絡辨證:經絡辨證是以經脈及其所聯繫的臟腑的生理、病理為基礎的辨證方法,病在不同的經絡,就表現出不同經脈循行部位的病變以及不同經脈所屬臟腑功能的障礙。經絡又是病邪傳變的途徑,因此,通過經絡辨證可以預測和判斷病變的傳變趨勢。


在臨床實踐上,傷寒、溫病一類的外感病是有其相對穩定性的規律,可以預見性的辨知病勢的發展,而一切慢性疾病只要能以陰陽、五行、臟象、經絡等理論為指導進行觀察分析,也都能夠預見其發展趨勢及其演變結果。由此可知,醫生如果不識病機的穩定發展規律,就不可能有預見性,也就不可能預先作出有效的措施來阻遏病勢的發展。如東漢張機《金匱要略》所記載:「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注意到消化功能),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傷腎,腎氣微弱。則水不行,水不行則心火氣盛,心火氣盛則傷肺,肺被傷則金氣不行,金氣不行則肝氣衰,肝氣衰則肝自愈。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肝虛則用此法,實則不在用之。經曰:虛虛(虛證用治虛的方法來治)實實(實證用治實的方法來治),補不足,損有餘。是其義也,餘臟準此。」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再次,人體的強弱和五臟的虛實不是一夜之間形成的,它的存在和發展雖在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既相互區別、相互對立又相互依賴、相互轉化。但它的存在和它表現出來的性質,是由肯定方面決定的。肯定即具相對穩定性。在臨床實踐中,由於體質的強弱虛實各有不同,雖同為一病,或發病的原因相同,其病變和病變的發展卻可能不一樣。如外感病,在陽虛人22和陰虛人23之間,在體質強壯人和體質虛弱人之間,就有不同的臨床表現和轉變,陽虛人患傷寒,多從陰化寒,其病發展迅速,甚至直中三陰;陰虛人患傷寒,多從陽化熱,化熱入裡,多循三陽經漸次相傳;又外感引起咳喘,由於患者素質不同,陽虛者多從寒化而有留飲,陰虛者多從熱化而有伏熱,也可出現「外寒內飲」與「外寒內熱」等不同證候;且體質虛弱之人,五臟虛損情況也各有差別,同是患外感,肺氣虛,多發生喘滿等證;脾胃氣虛,多發生嘔吐腹瀉等證,也會有所不同。因此,從病人的稟賦與平日健康條件及舌苔、脈象等方面來分析病人陰陽盛衰、臟氣虛實等狀況,就是把握其病理機轉的相對穩定性得來的,也是辨證論治所不可忽視的。


四﹑中醫學規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重複性:規律既然是病證內部的必然聯繫,因此,只要條件具備,它就會重複出現和發生作用,而且在對其所適用的範圍內普遍有效,即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上節在相對穩定性裡所介紹的各種辨證方法都是具有重複性和普遍性的規律,對醫生辨證論治極具意義。在臨床實踐中,那種一再出現的證狀,極可能是規律性的證狀;而且這種證狀具有一定普遍性,我們認識陰陽五行哲理的普遍性,能使吾人把握各種養生、防疾、治病的共同本質和規律。以下簡介中醫陰陽五行學說的實用意義:


陰陽哲理的建立:中醫學說的基本特徵是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待人體~用來治病和養生,認為人體一切機能活動無一不是處在互相聯系、不斷地運動、變化和發展之中,而聯繫、發展的實質即在機體自身的內在陰陽互根互轉的呈現。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四十二 )陰陽是機體運動、變化、發展的動力源泉,生理和病理的發展變化就是機體內部陰陽的發展變化正常失衡的表現。它是古代醫家在長期觀察自然變化和人體實踐中產生的一種自發的、原始的辨證法則。他們直觀並玄覽地認識到生命宇宙有陰陽對立面的統一體在運動變化著。陰陽的主要內容包括陰陽互為根基的對立統一規律,陰陽互相轉化的質量互變規律和陰陽消(陳去)息(新生)的新陳代謝規律。


陰陽互為根基的對立統一規律是中醫辨證論治的核心。由於它擁有全面、豐富而深刻的內涵,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客觀地、全面地、發展地觀察生命宇宙的鑰匙,而且為我們具體地、科學地解決病證和養生提供了根本的方法。《素問》上說:「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陰陽應象大論)陰陽為辨證的主要關鍵。張景岳說:「命之所繫,惟陰與陽;不識陰陽,焉知醫理?」又說:「凡診病施治,先審陰陽,以為醫道之綱領,陰陽無誤,則治何差之有?醫道雖繁,一言以蔽之,曰:陰陽而已。」《傳忠錄‧陰陽篇》他根據陰陽互根之理,認為陰與陽既不可須臾相離,更不能相失,而是有互相資生的作用。他說:「陰陽之理,原自互根,彼此相須,缺一不可,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故治法上也可運用同樣的原理來調理陰陽精氣。「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新方八略‧補略》又說:「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氣;善治氣者,能使氣中生精,此自有可分不可分之妙用也。」《傳忠錄‧陽不足再辨》這是對人體陰陽、精氣互相依存、互相資生的認識而具體運用於治法上。「故物之生也生於陽,物之成也成於陰,此所謂元陰、元陽,亦曰真精、真氣也。」《類經附翼‧真陰論》人體之真陰真陽,只慮其不足,不患其有餘,故他不同意朱丹溪「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論,他寫了「陽不足再辨」、「辨丹溪」、「大寶論」等,來論證人體不會「陽常有餘」。綜合地說:「夫人所重者,惟此有生,而何以能生?惟此陽氣,無陽則無生矣。然則欲有生者,可不以此陽氣為寶?即日慮其虧亦非過也。」《傳忠錄‧陽不足再辨》這是景岳比較重視溫補的理論基礎。他對於臟腑,則比較重視腎、脾,他認為腎更為重要。「命門為精血之海,脾胃水谷之海,均為五臟六腑之本。然命門為元氣之根,為水火之宅,五臟之陰氣,非此不能滋,五臟之陽氣,非此不能發。而脾、胃以中州之土,非火不能生……豈非命門之陽氣在下,正為脾胃之母乎?故吾曰:脾、胃為灌注之本,得後天之氣也;命門為化生之源,得先天之氣也,此其中固有本末之先後。」《傳忠錄‧命門餘義》故治法上特別重視補腎,次及脾、胃的陰陽。《易‧繫辭》說:「一陰一陽謂之道。」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又說:「萬物負陰而抱陽。」說明陰陽是一切事物所共同具有的。從張景岳的陰陽論述,可以清晰地看出它包含陰陽互根的對立統一規律。


接著,我們對陰陽相互轉化的質量互變規律和陰陽消息的新陳代謝規律的普遍應用,作進一步的剖析:中醫陰陽學說將人體視為一對立又統一的太極圖,是客觀存在的,是普遍的、絕對的。這一太極圖從生理方面看,包含人體內生長、變化的過程都是陰陽對立統一著的;它是人體生長的原動力。陰陽互相聯繫著 (互根性),不但在一定條件之下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共生),而且在一定條件之下互相轉化(共營)。它的同一性是有相對的、有條件的;沒有一定的條件,既不能共居,也不能轉化。它規定著人體生長的趨勢和方向。人體的任何發展都是向對立面的轉化。老子說:「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四十)又說:「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二十五)即含轉化的提示。陰陽無處不有,無時不有;即陰陽存在于一切人體的發展過程中,換句話說,人體生理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陰陽互根互轉運動。陰陽的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著普遍性,沒有離開特殊性的普遍性。它是無條件的、絕對的。認識陰陽的普遍性,能使我們把握各種人體存在和發展的共同本質和規律。它的特殊性是指身體內部所含的陰陽及其陰陽的各方面所表現出的特點。從病理方面看,病證的產生、發展和消失,都是由病證的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是指病證發展變化的內在原因,即病證的內部陰陽轉化;外因則是外部陰陽的聯繫和作用。內因決定病證的性質和發展方向,是病證發展的根本動力;外因是病證發展不可缺少的條件,但必須通過內因起作用。內因和外因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例如一個陰虛體質病人,在一定條件下,給予滋補等調養,可以轉化為強壯堅實體質;反之,亦然。病證內部陰陽轉化的結果,一方由小變大,由弱變強;另一方面則由大變小,由強變弱,即一切陰陽轉化都依一定條件向它們的反面轉化著。生命宇宙的陰陽消息的新陳代謝是由自身陰陽轉化引起的,是人體內部陰陽發展的過程,呈一曲線圖形  (生命宇宙縮形圖),此圖說明人體內部都存在著新舊兩方面的陰陽轉化,新的方面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由被支配的地位上升到支配地位;舊的方面由大變小、由強變弱、由支配地位下降到被支配地位。當新的方面對於舊的方面取得支配地位的時候,舊的生理物質的性質就轉化為新的生理物質的性質,舊生理物質就被新生理物質所取代。而且人體生理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陰陽消息的新陳代謝在生物學和生理、病理學中,是指生物有機體外界攝取營養和從體內排出廢料的過程,以及細胞、病菌的不斷產生和不斷死亡互相更替的過程,它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這種規律現象古人在物質水平不高的時代,很智慧地用陰陽「互根」「互轉」「消息」的道理,形象地描繪下來。作為理解人體生理、病理及一切事物的普遍繫聯和永恆發展的鑰匙。


總此,陰陽互根的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身體內部兩個對立面之間的辨證關係及生理發展、病證變化的動力;陰陽互相轉化的質量互變規律揭示了身體存在和發展過程中質和量之間的辨證關係及生理發展、病理變化的階段性和連續性;陰陽消息的新陳代謝規律它揭示了身體發展過程中肯定和否定之間的辨證關係及生理發展、病證變化的方向和道路。它們的聯繫是生命宇宙(身體)的有機組成。而陰陽互根的對立統一規律是辨證論治和養生的核心,是理解其他規律的鑰匙;陰陽互相轉化的質量互變規律和陰陽消息的新陳代謝規律是事物對立面發展的表現形式,它們也是對立統一的關係。


續(下)


8 則留言:

  1. 林老師您好:
    在網路上看見您的對於中醫的論述與病因辨證的闡述。
    有件事想請教您;由於家人日前於台大檢驗出第五期腎臟病,
    在網路上或醫院住院期間都說不可食用中藥,
    難道中醫對於腎功能逐漸喪失並無法給予醫治或任何助益嗎?
    面對這個疾病我實在充滿無助與許多疑問?
    希望老師能給予一些意見或幫助。
    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刪除
    2. 六年級先生:
      你好,十三日台南之旅(三天)回來,看到你的留言,第二天再打開來看,找不到「回覆欄」,算了;今天早上吃著早餐,開機看看點閱人數,發現近日點閱「中醫文化與思維」的人最多,順道將該篇文章打開來看,發現有兩則留言,再拉下去看,是你的兩則留言(前一則被你刪除了),念給師母聽,她說:回覆了沒?答道:沒、「找不到回覆欄、不知如何回?」沒姓、沒名(沒有禮數)如何回啊?咦!這裡有回覆欄了,師母說:要給人回覆啊!回道:但是病情只有描述「第五期腎臟病」,太簡單了(尿蛋白、尿血、尿濁、、、腎腫瘤、腎癌、、、、),也沒有交代有無兼症~高血壓、糖尿病、三高、腸胃、、、大小便、、、等,無從分析。簡此回覆,即頌近好

      難老藝苑主人2014.3.18.

      刪除
    3.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刪除
    4. 林老師您好

      上次留言不知是否要求過度在此刪除重新修正,還希望您能給予一些參考意見。
      在下姓名林家生,以下簡述家屬的病情。
      家人于去年在台大驗出 第五期腎臟病 經台大以血漿置換術急救,目前各項指數如下。

      肌酸酐(CRE)5.0(參考值0.60~1.30)
      白蛋白(Alb)4.4(參考值3.5~5)
      尿素氮(UN)56.2(參考值7~25)
      白血球(WBC)3.47(參考值3.54~9.06)
      以上是四月分檢驗結果
      由於從小一直被台大醫生懷疑有“疑似紅斑性狼瘡”的病症,
      因此腎臟科醫生也懷疑是免疫系統攻擊自體造成。

      其他身體狀況:
      1. 病後開始產生高血壓症狀(原本沒有)因此有吃藥控制目前血壓維持在120/80左右。
      2. 使用類固醇和化療藥產生經期混亂目前已停經四個月(剛開始有使用類固醇和化療藥今年一月已停藥)。
      3. 血糖近日自我檢測目前正常。
      4. 上廁所狀況目前 大號一天約1至2次左右 小號有細小的泡沫分佈(飲食上有做低蛋白、低鈉、低鉀的控制,目前無水腫醫生說不用限飲水)。

      在此期間家人在考慮是否以中醫的用藥來輔助治療。因為在西藥的用藥上目前是採用血壓藥控制血壓、鈣片中和磷離子(剛開始有使用類固醇和化療藥今年一月已停藥) 其他方面並無可醫治腎功能的用藥,這樣的想法不知道是否有誤,而如果加上中醫的輔助或以中醫方面進行治療是否可行。希望老師能給予一些想法與意見。

      P.S. 刪除留言實是因為不知如何回去修改編輯 實在不太會用網路留言 還請老師原諒


      費神之處 不勝感激

      刪除
    5. 家生學棣青覽:
      留言知悉。由於對「谷歌部落格留言及回覆」的操作、使用不清楚,「回覆」更無「鎖碼」機制,回覆無法「詳細暢言」。中醫的「辨證論治」很難預定立場、方向、肯定或否定「能不能對某病醫治或提供協助」,必須透過「四診、八綱」等「全方位立體思維」才能畫出約略的「輪廓」。
      我是「歸隱山林」的「老叟」,不耐久坐,也只能簡單回覆幾句。何況令堂今年貴庚?平日有無運動?原先體質如何?都沒作描述、說明,還是無法「作全方位立體思維的分析」。還是去找個「老到的中醫」看診吧!簡此,即頌近好
      難老藝苑主人2014.4.5.

      刪除
    6. 林老師您好

      首先,先向老師說聲抱歉。幾次突如其來的叨擾造成老師生活上的不便與費心,實在出於無奈,在此致上十二萬分的歉意,對不起。

      近幾日晚輩在老師的部落格中瀏覽,也瞭解到老師所言中醫必須透過「望、聞、問、切」以判斷「陰、陽、表、裡、虛、實、寒、熱」的病症形態。用以網路留言實在「很難暢所欲言」也著實有困難之處。家人的「複雜」病症對於我這個門外漢,也不知如何才能具體描述為您所用。家人病後深感自己的無力之外也常常反省自己的無知與無能。

      在此,學生十分感謝老師多日來的費心。學生另寫一封e-mail 感謝老師的幫助與開導傳送至Gmail 信箱,還請您前往閱覽。多日有勞老師費心費神之處 不勝感激,再三感謝。

      刪除